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第一类

在研究生学习中挣扎

小姜得知自己成功保送到了西南地区某985名校时,是兴奋的。该学校名声在外,那座城市全国闻名,他心里原先的忐忑不安终于被愉悦的情绪取代。

但正式开始研究生生涯后,小姜发现现实和自己的理想有些差别。学校偏重于研究理论层面的知识,然而小姜原本的知识背景更适用于实践应用。“虽然专业还是那个专业,但教学方式确实存在着不对应的情况,让人感觉学的很多内容与现实和新的研究方向存在着脱节”,小姜说道。这让他觉得越往后深入地学习,越是觉得自己的天赋和学习能力可能的确不适合在这个领域。

小姜看到不少本科时的同学一方面在工作中忙碌,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接触新事物,用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很是羡慕的。看着别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慢慢开始实现经济独立,他的内心有很强烈的愧疚和负罪感。

“尽管是纠结过后自己选择来这里读研的,但我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妥协将就的人,如果选择之后不是很顺利的话,可能还是会希望坚持原先出国的想法”,

小姜坦言没有考研的负担,也没有求职的苦恼,小姜现在已经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了。同时在也打算下个学期课少后重新把英语“捡”回来,重新寻找出国学习的机会。这不仅因为国外的经济学研究(小姜的专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尖端水平,还因为小姜心里一直有一个趁着自己还没老,想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愿望。

他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些建议:“首先应该对于自己的未来尽早做出规划。无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要尽量在大二上学期左右就做出决定,这样才有充足的时间,去满足目标要达到的条件,并做出充分的准备。另外,外面的世界不会有想象中那么美妙,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无论喜不喜欢,还是需要认真做好你选择的那些事,这是对自己负责,也不至于会让自己被逼到绝境。”

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第二类

放弃保研资格,踏入社会

已经工作的总文,曾经在大学里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保研的名额。他为自己得到保研名额感到荣幸,但同时也陷入了纠结。到了最终决定的时刻,他突然开始彷徨。他问自己:“我真的要读研吗?我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吗?我在经历了四年的学习之后,还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吗?”在短短两天的考虑时间里,总文因为纠结而煎熬。

当疑惑的总文去询问父母的意见时,父母给的意见也偏向于让他放弃读研。虽然朋友、同学都建议他保研,但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决定放弃保研后第二天,总文就开始后悔。甚至偶尔回想起决定放弃保研那一天,想到朋友震惊的表情以及同学遗憾的叹息,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后悔与懊恼。而如今工资待遇和家庭矛盾更是让他产生了读研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的想法。

如今的总文,在一个小乡镇做着自己从未想过去做的工作,工作待遇一般。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总是让他到非常疲倦,但他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对于像自己一样迷茫的学弟学妹们,总文想对他们说:是否读研,第一重要的不是对你以后就业有多大的帮助,而是你是否真的有兴趣在这方面深造,是否还拥有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其次,再考虑到读研是否对未来就业有帮助。读研是会对未来就业和岗位竞争有一定的帮助,但也不全然。

有些学弟学妹,看着工作还没着落,周围同学忙着考研,然后自己也迷迷糊糊的跟着去考研,随波逐流。虽然最后顺利的考上了,但也是带着不积极的状态读研,慢慢开始后悔,想着辍学出去工作,这样一来,最后必会毫无收获。

总文还建议大家,可以先尝试着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你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学历得不到自己期盼的工作,或者想要继续深造为自己带来更高层次的机遇,并且有坚定读研的决心之后,你就可以真正去尝试备考读研了,这样才有成功的把握。

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第三类

在科学世界里徜徉

保研中国科学院,目前正于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深造的刘若兰,在自己理想的学府度过了第二年。她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就读时,便定下了跨专业读研的目标,寻求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刚进入中科院时,虽然知道“做科研的人往往是孤独的”,但科研工作的孤独,仍然超出了她的想象。另一方面,学习方式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的时候,老师提出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师兄师姐找到解决的办法;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提出一个想法,就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没有任何的借鉴,要求自己独立解决,导师只会去关注结果。研究生阶段要求完全的独立自主和创新。”

研究生学习亦使她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神奇。我们书写、言谈、思考,完全是由我们身体里的一个个细胞来控制。那些细胞是那么的微小,它们团结协作,它们是怎么做到这样的?为了让人类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她所在的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就在一步步的探索这些机制。

刘若兰非常敬佩的80多岁高龄的曹文宣院士,每天早上9点都会提着工作包来到办公室,令她深受触动。而与他们这些厉害人物接触后,才发现他们也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他们也会拿着相机在院区里拍照,也会在兰州拉面馆吃拉面。在这里,她真切感受到,科学的世界并非网络上说的那样虚无缥缈;她真切认识到科研工作者身上

踏实,勤奋和纯朴的品质。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是勤恳的科研工作者用通宵熬夜,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能接触到这些,她觉得很荣幸,同时也多了学习和进步的动力。而这些,都是选择别的人生道路所不能体味的经历。

审视今天,刘若兰觉得读研使她的眼界更宽广,视野更宽阔了远望未来,她希望能继续奋斗在科研教育或者学生工作的岗位上,把研究的精神传承下去。而对迷茫于毕业去向的同学们,她有一言相告:活在当下。这也正是她对自己一路走来的一个回顾吧;莫哀叹往昔,莫穷看明日,活在当下,走好自己选择的人生路。

看看那些保研的人最后都去哪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