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消息馮大輝:我的七年自媒體經歷回顧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內容總策劃 | 郭楠

版式設計 | 一番

從博客、推特、微博,再到逐步試水過渡到微信公眾號寫作,無碼科技CEO、小道消息馮大輝算是“老”的互聯網參與者。

他說,沒有微信公眾平臺,在互聯網上寫東西的人很難賺到錢。

“這是很實在的事情。而且一個人一旦有了一點表達的空間,就會慢慢地認識到自己是有表達的權利的。”

回顧微信上線這7年,2225天,他認為公眾號史無前例地推動了對創作者表達權的賦能。

9月20日,由藍鯨財經、藍鯨渾水主辦,界面新聞、財聯社協辦,上海報業集團指導主辦的2018藍鯨新媒體峰會暨第二屆最具影響力新媒體大會在北京落下帷幕。

圖自現場演講PPT

以下內容整理自無碼科技CEO、「小道消息」作者馮大輝分享實錄。

分享主題:我的七年自媒體經歷回顧

一種新的能量的聚集地,一種新的玩法

我不大擅長講“怎麼做公眾號”,因為我覺得我的方式可能有一點類似於那種“即興表演”。這次來分享,主辦方一定強調讓我提前做一個方案,我就隨便弄了一個,弄好之後發現自己的思路被框住了。

平時我自己寫內容,自己創作內容,往往是因為某一個線索,而後不斷的寫起來。

我覺得現在做公眾號、做自媒體,做新媒體,有時候我們的思維、方式、打法,其實也在慢慢地被一些東西套住,相對來說比較僵化。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微信公眾平臺從發佈到現在,我大致算了一下應該是2225天,如果沒有錯的話。我自己寫公眾號其實才2100多天。

現在回想,當時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去寫公眾號?

從發佈到我正式投入其中,中間隔了幾個月的時間。

現在想起來,那段時間是在觀察,因為我也不確定騰訊推出一個產品、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是不是玩真的。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太多大公司,

看到某個可能性虛晃一槍,三個月之後人家就撤了,導致我們上傳一大堆東西,做了一大堆投入,最後晾在那裡。

幾個月之後我發現,“一種可能性,一種新的能量的聚集地,一種新的玩法”可能會產生。

我跟我當時的彙報人,也就是當時公司的CEO,說我要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搞一個一萬粉絲的量,可能會給其他團隊,尤其公司內部帶來範例和參考。

然後就搞了起來,一不小心做了快七年。

02、七年就是一輩子?

“感謝豆瓣阿北贊助的3000塊”

在幣圈,人家的圈子,大家都在喊“七年就是一輩子”。我們這個行業雖然沒有這麼快,我感覺也像過了半輩子一樣。

七年,通過“寫公眾號”這件小事經歷了很多

非常弔詭、非常離奇、非常顛覆我人生三觀的一件事情。

我其實是“老”的互聯網參與者,雖然看起來還沒有那麼老。從博客的年代到現在,這些都玩,玩得都不錯。

玩得都不錯這個是自我感覺,其他人未必這樣想。

從03年到現在,15年,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但是在微信公眾平臺以前,沒有經歷過所謂的商業化,沒有,不客氣地說連個錢的毛都沒看著。

沒有微信公眾平臺,我想大多數寫作的人可能,尤其在互聯網上寫東西的人,其實很難賺到錢,這是很實在的一個事情。

在這裡,我想我要感謝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豆瓣的阿北。在我寫不下去,寫得最沒意思的時候,因為你整天寫,寫的東西不值錢,還有很多人在身後罵你。我每天還要交託管費,我說我要把個人網站關掉,不知道阿北怎麼就看到我寫的抱怨,託他的同事給了我一筆3000塊的贊助費。

發現原來我寫的東西還是有很多人看的,尤其是我在乎的人

,於是就堅持下來。

再一個要感謝的人就是張小龍,如果他沒有發起微信公眾平臺這樣一個項目,其實也不會改變我的一些人生軌跡,我也不大可能在這裡,站在這個臺上跟大家分享。

“過去的時代未必有,這是非常珍貴的。”

表達上,我有夾帶私貨。

最開始我只是寫句子的,慢慢的在內容裡面夾雜了很多思考。

這樣寫為了什麼?僅僅為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吸引別人的掌聲讚揚、別人的讚賞嗎?

不止是這樣的,一個人一旦有了一點表達的空間,他就會慢慢地認識到自己是有表達的權利的。

今天站在這裡向在座各位朋友這樣分享,是一種表達。我坐在我的電腦前面寫一篇公眾號的文章也是一種表達。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我覺得我很幸運,有了一個這樣的機會,讓自己有了一種表達的能力。這個過程,我覺得是個人表達權的一種賦能,在過去的時代未必有,在這個時代非常珍貴。

回溯歷史,在很長一段的時間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這種表達。儘管做自媒體,會被一些人認為是一種不務正業,有一點點不被人重視的意味。

但我認為在中國當下出現了這麼多的自媒體、新媒體,新的表達途徑

,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你可以寫自己的一篇感想,也可以去做一篇技術文章,你可以就某個事情發表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每個個體都應該珍惜自己的表達權,這是難得的

04、表達的危險性

“所有的狗都該叫,就讓它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每個人都要表達,但表達其實是能夠擾民的。我可以拿一個話筒在這裡講,你也可以拿一個廣播喇叭在那裡喊。

這有可能會干擾到其他人,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聲音。這個問題已經出現,我不知道怎麼解決,只是在看這個情形會怎麼樣,這是一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小道消息”,其實沒有小道消息。

我這個“小道消息”本身看起來也不嚴肅,我最早的時候還在下面加了一句話,說“只有小道消息才能救中國”,這個就很僭越。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小道消息”是搞什麼的,“小道消息”到底怎麼定位,從開始到現在,媒體表達的渠道,其實一直在變化,也是我個人的一種嘗試和探索。

過去七年裡通過“表達”我遇到了人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一些波瀾,一些顛覆人生三觀的東西。這些更為方便的平臺,讓我看到更多網絡上比較黑暗的東西,那些暴力、那些匿名的東西,那些宣稱自己“三觀是正的”對其他人施加暴力的一些東西,其實挺痛苦的。

這是我在表達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危險性。

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十多歲的時候就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被當時的學生用來寫作文,作為作文的範本,這句話在我腦海裡從來沒有忘掉。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應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契訶夫”

很多年之後,我發現大家在互聯網上,其實已經不太強調“表達”這種能力。我認為無論是“大狗、小狗”還是怎樣,

我們都要有表達的慾望,都要有這種內心衝動。

我不知道這樣的“狗”現在還有多少,還有多少“小狗”準備在叫。

實際上,過去這麼多年從來不覺得我寫這個東西有什麼實際的價值。反而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個人的時間,不能陪朋友去喝酒,不能去陪伴家人。

有很多人認為你是在不務正業,沒有好好地去做自己的一些本職工作,但好在是在參與這樣一個過程,而且通過自己的那些極其淺顯的一些文字,感覺可能影響到了一些人。

比如說我不斷地去給微信公眾平臺提需求、提一些bug,號稱是“給微信公眾平臺兼職的產品經理”,我認為這個價值比我寫的東西有價值得多。

我很想通過自己的反饋,去推動微信公眾平臺做更好的改進。

最後,希望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只是做無效的工作。

謝謝大家,就到這裡吧。

— END —

【藍鯨渾水】獨家深訪

只報道最有料的新媒體人

姜思達胡辛束 深夜發媸 西門大嫂

六神磊磊顧爺王左中右

吳曉波李巖範衛鋒

秦朔遲宇宙

黃章晉

英國報姐鬼腳七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咪蒙三表黎貝卡杜紹斐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體人

渾水備酒,與君共話自媒體江湖

聯繫微信 渾水小二:hunwater3

小道消息冯大辉:我的七年自媒体经历回顾

為方便各位新媒體總監們交流、合作、吐槽、約酒,藍鯨渾水建立了“新媒體總監群”

入群方式:掃碼添加渾水小貳為好友,備註所在公司+職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