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对于纳粹在欧洲设立的死亡集中营,我们早已经熟知。但对于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死亡集中营,很多并不为我们所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处诡称为”太原工程队“的地方,就是日军在中国建立的一处死亡集中营。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后,1938年6月,日军在太原市东北角小东门里路北的第一巷尽头的空地上建立了“太原工程队”。这座死亡集中营占地面积约300亩,原为阎锡山部队堆放物资的场所,人迹罕至。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这座被称为”太原工程队“的死亡集中营,你仅从名字上看不到一丝的血腥。但它由日军站岗把守,驻扎有100多人的日军进行看守,集中营的围墙上都是通电的铁丝网。除了日军外,日军还从关押的战俘中选出表现“优秀”的30人左右组成了门卫队,将他们组织成伪军负责在营区内站岗。他们发放的步枪上有刺刀,尽管身披子弹袋,没实际上并没有子弹。他们除了协助日军看守战俘外,并没有进出的自由,只是生活和伙食较其他战俘好上一点。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在这座死亡集中营里所有的关押者都睡在地铺,其中的一座大房内最多时关押了800多人。而在南边有一部分所谓的“病房”,那就是患病后的战俘在里面自生自灭等待死亡的地方。对每名战俘日军只发一条破旧的薄棉毯。

在这里关押的人员不但有抗日军政人员,也有游击队和民兵,还有败退和逃散的晋绥军和中央军。在“太原工程队”内关押的人员少则上千,多则近万。从建立之日到日本投降,这里先后关押了6万多人。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所有的战俘在这里不能说话,只能在日本人不注意的时候低声咬耳。吃的主要是黑面、小米以及发霉的玉米。关押人数较少的时候还能一天两顿,上午小米玉米粥加咸菜,下午发一个馍馍。随着关押人数的增加,粥越来越稀,馍馍越来越小,饥饿现场频发。许多人甚至不惜跳进集中营内的水井寻死来解脱。更有一名20岁的战俘,因饥饿难耐,精神失常,竟跑到厕所去吞食大便。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由于条件恶劣,“太原工程队”内时常都有病死、饿死之人,日军每隔几天便凑够一车运往集中营东边的荒地进行掩埋。这里也成为了野狗和乌鸦聚集觅食的地方。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太原工程队”对于战俘的利用除了强制性送往煤矿劳动之外,还有着特殊的用途。那就是给日本新兵充当活靶子,让他们来锻炼杀人的胆量。仅在1942年7月26日,“太原工程队”一次就拉出了220名战俘在小东门外的赛马场供日军新兵练习刺杀。所有的战俘全部遭日军捅杀而死。

名为工程队的日军死亡集中营 一次将220名战俘拉去给新兵练胆

这里关押的战俘还被日军用于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的实验,同时将里面年轻力壮的战俘视为移动的血库,送往日军医院,进行定期抽血。直到血尽而亡,每次送去的战俘都在30人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