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99.99%的中国人都知道老干妈、云南白药!

二者作为民族品牌

已经深入了中国人民的骨髓

纽约时装周,来了不少中国一线大牌明星,而9月纽约时装周竟然出现了“中国最火辣的女人”——老干妈!中国最救死扶伤的神药—云南白药!

老干妈、云南白药征战时尚界啦,外国人尖叫膜拜:没有她他我活不下去!更有某神秘卖家为获得老干妈纽约限量版服装想尽手段!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今年的纽约时装周装展示还引入快闪店,曼哈顿的全球顶尖买手店丶时装零售商Opening Ceremony百老汇的商店里,出现老干妈丶云南白药等中国特色定制潮流单品。

老干妈辣酱创始人陶碧华的头像被贴到了连帽衫上,云南白药也出现了。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媒体报道

老干妈连帽衫

这款纽约时装周上亮相的“老干妈套头衫”,将中国辣酱和美国热销服饰融合在一起,上面印有陶碧华女士的头像,还有“老干妈”三个字。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左右袖显示“国歌女主角”和“酱王后”的汉字。这件套头衫的价格为$120。

在外文媒体中,老干妈的翻译用了“Old Godmother”,直接翻译的话是“老教母”,也就是非常尊敬的长辈的意思。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将老干妈头像印在衣服上,估计不少喜欢这种辣酱的外国人肯定会想来一件吧!毕竟,这是将自己“最离不开的女人”穿在了身上呢!


云南白药走秀

共有 6 个品牌参加了这次活动,

云南白药也推出了自家的卫衣周边!

白药卫衣

↓ ↓ ↓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大家或许很好奇,

这些品牌为什么来参加走秀?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其实,目的也很很简单,

就是想通过跨界的形式,

让一些国货品牌,

走向世界潮流前沿,

激发中国人的文化与品牌自信!

关于企业品牌的养成,佰信给你一些建议

品牌浓缩为一个公式:

品牌力 = 品牌认知 X 客户体验

在营销变革的推进下,客户体验正在经历三大转折: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一、客户正在脱离广告,而广告已经过气

客户并不需要广告,要的是信息!

广告的辉煌时代是上个世纪,那个时代广告的作用有着相对应的环境和背景,营销的核心模式是抢占优势资源。

在销售渠道,品牌抢占良好的销售网点,抢先和优势地位的经销商合作;在推广方式,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是其主要的形式,广告位置是相对稀缺的资源,所以一度有央视标王这样的阶段产物。

一个极具讽刺的营销悖论。营销的组合中,营销本身是拉力作用,销售是推力作用;但是恰恰在广告的媒体投放过程中,广告是不折不扣的推力,想尽办法把广告信息塞到消费者面前而根本没有顾及消费者的感受。

这种行为在借助大数据精准可行的背景下,广告服务商全力以赴寻找方法可以更精准地打扰客户。

最典型的例子,视频网站一边向客户推荐如何更精准地强行插播广告,另一方面还在不停地向优质客户推荐付费会员资格广告。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今时今日,广告的作用严重缩水。既不能有效覆盖目标人群(Reach),也不能建立有效的到达频次(Frequency)。广告已经蜕变为一类接触点,它在告知信息的过程还是有其相对优势,尤其对于大众品牌。

广告还不至于立马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确确实实不应该在继续保留在舞台中央。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二、从客户态度(Attitutional)转向客户行为(Behavioral)

传统的研究趋向于问卷加态度调查,高级一点(偏向行为的)的研究是模拟调查。这种研究方法的劣势非常明显。

首先是准确性,因为态度改变到行动改变还是有较大的失真。其次是时效性,因为传统的研究方法在抽样、调研、汇总、分析等环节相对较慢,而观察行为结合数据分析令效率非常高效。

譬如我们预告一个新产品上市并组织预售。如果将这个计划在品牌电商平台,新品的预售数量、收藏夹数量、浏览数量等,之前的历史数据和销量,我们能够非常准确地预估新品的阶段性销量。

我们甚至可以运用视频分析技术方式,将客户的眼神表现、购物行为、甚至停留时间等分析,判断客户对该商品的喜好程度和转换效率。

用客户的具体的行为数据,哪怕是表情、眼神,去研究,胜过费心费力的提问和言不由衷的回答。行为数据说了算!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三、消费者的体验管理走向全体验和跨部门合作

传统的客户体验管理,大概可以从客户服务部门的满意度调查(譬如NPS调查)中寻找一些数据,但是客户服务部门不隶属于市场部。而比较成熟的市场部或许会使用品牌管理工具例如品牌健康调查(Brand Health Check)。而产品的零售部门,有着自己的一套运营管理体系,在客户体验和成本效率控制之间寻求平衡,有时不惜牺牲客户体验。

总结一句话,除了少数的优秀企业,大部分公司的消费者接触点归属权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而且管理方式循着不同部门的设想。一个部门希望全力打造的客户体验可能轻轻松松被另外一个部门的某个实际操作规定打得落花流水。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最终是透过多维度的客户接触点去体验的。没有一家企业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做一套完整统一的客户体验管理方法来覆盖消费者可能的所有接触点管理。但是消费者的接触点有N种,品牌可以依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接触点。

论品牌的养成:老干妈,云南白药走上纽约时装周!

大道至简,品牌力=品牌认知X客户体验。

品牌在认知上仰赖心理层面感受,而在感知层面依托多维度的体验,两者相辅相成。体验过程会暗示心理层,强化认知,强化的认知又会促使客户在多个接触点享受不同的体验。

客户体验的管理在企业内部深化,其核心围绕着:更准确、更快速和更全面。市场部门是领头羊,但是品牌的客户体验跨越部门。企业需要一套机制定期的核查、回顾和改善。企业品牌的养成十分重要,佰信集团致力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维护和壮大,相关企业咨询请联系佰信集团官微!

更多的资讯,欢迎联系佰信哟!

看了以上小编的介绍,相信有所收获吧。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直接登录“佰信集团”官网进行查看;或者直接在官网上留言说明你要办理的业务,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你;当然,如果您方便,也可以直接来我司进行实地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