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设计师嫌弃,P-39为何能在苏联大放异彩?原来是定位问题


被设计师嫌弃,P-39为何能在苏联大放异彩?原来是定位问题

P-39战斗机可能是二战期间最不受自家待见的机型。自诞生起,P-39战斗机就被美国军事评估部门盖上落后的便签。确实,相对P-47和P-51战斗机,P-39不够灵活且火力弱小。然而,当P-39以租借法案的形式被交付苏联航空兵的时候,却在苏联手中打出了不俗的战绩。许多驾驶着P-39战机的苏联飞行员都成为了王牌,并颠覆了自家美国曾经对其的评价。

被设计师嫌弃,P-39为何能在苏联大放异彩?原来是定位问题

P-39战机的设计特点是在机头处安装了一挺口径为37MM的小口径机炮。虽然这种设计可以轻松的把敌人的战机打成两节,但实际使用中却面临着很尴尬的问题。37MM机炮炮弹拥有很大的重量,设计师为了配平不得不将发动机后移。也正因为如此,高空飞行中的P-39战机很容易会因为37MM炮弹的消耗殆尽而导致飞机发生不可控的恶性旋转,这十分不利于对敌方轰炸机的拦截。

被设计师嫌弃,P-39为何能在苏联大放异彩?原来是定位问题

然而,由于二战德国空军的组织效率低下,很少对苏联展开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这种问题自然不会引起苏联的担心。,低空可控性强,拥有37MM火炮的P-39在与德国空军战机的低空狗斗中大放异彩,大口径的机炮不仅被用于空战,还适用于对德国坦克顶部的攻击。苏联后来的伊尔2攻击机在设计上就参考了P-39的特点。可以说,P-39并非不够优秀,只是美国和苏联对该机的定位需求不同才造成的不同结果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