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臻韵:讲述中国)

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雨过天晴碧空万里,游玩雕塑公园。

出园后,穿过北京西路进入南京西路,再直走左转来到苏州河畔,对岸便是四行仓库。

小时候就听过八百壮士的故事,他们独守孤楼与日寇作战,最后完成任务胜利撤退。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时至今日,楼墙上依然累累弹痕,大大小小的洞眼记录了侵略者的恶性,记录了为国而战的将士们不屈斗志。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淞沪会战最后关头,为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国军统帅部令88师524团1营坚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以掩护大部队

全线西撤。实际上,驻守四行仓库的国军将士只有452人,指挥官谢晋元为壮声势宣称800人。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1937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战斗历时六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10月28日佛晓,日寇突然发动袭击,用炸药将大楼的铁门及一段墙壁炸毁,而后拥入楼内。

国军将士立刻奋勇反击,试图将敌人赶出四行仓库。

狡猾的日军用两块大钢板护住身体,意图继续前进埋设炸药。千钧一发之际,21岁的陈树生在腰间系上数枚手榴弹,拉开导火索,从5楼纵身跃向正小心前行的日寇,与日本人同归于尽。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少年英雄杨慧敏不畏牺牲,冒着枪林弹雨游过苏州河,将一面国旗献予八百壮士。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将士们热泪盈眶,于楼顶升旗,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

飘扬的旗帜昭示着全民抗战的热情,以及取得最终胜利的决心。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夜以继日的鏖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战斗间隙,将士们靠小麦和水煮黄豆充饥,困了就小睡片刻。

最后,接受撤退命令进入英租界。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今天的四行仓库是这段历史的纪念馆,一件件展品,一句句最后的誓言,都在述说: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如《歌八百壮士》所唱,“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

雨过天晴,敬拜“八百壮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