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中国商用车中销量连年第一的品牌,一汽解放成为中国商用车品牌坚持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杰出代表。解放卡车的“心脏”——锡柴奥威发动机则是这个传奇的幕后英雄。

◎ 《汽车人》记者 李琳

一个自主发动机品牌是这样炼成的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中有一批企业,它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振兴之路。一汽解放锡柴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中国商用车市场发展迅速,凭借着自身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国际商用车都希望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一直以来,沃尔沃、奔驰、曼等商用车品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加快渗透中国市场,与当地企业联合投产成为了合作的重要方式。作为生产工具,以奔驰、沃尔沃等代表商用车重卡品牌价格动辄百万左右,维修售后也比较困难,相比之下,价格合理、质量又有保证的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就成为了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在国内商用车市场,自主品牌一直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在重卡行业发展步伐越加稳健的一汽、东风、重汽、陕汽、福田等自主品牌,发展成果备受行业认可。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中国商用车中销量连年第一的品牌,一汽解放成为中国商用车品牌坚持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的杰出代表。

从CA10到新J6再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智能产品J7,解放在保持着高销量的同时,也得到了大量卡车用户的信赖。由于更加贴近中国用户的心理需求,更加了解中国路况,解放卡车在用户心中成为了“最耐用、最省油”的车型代表。凭借着高销量与用户的高认可,解放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中坚持自主、打造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帜。

解放卡车的畅销铸造了中国自主品牌卡车的传奇,而它的“心脏”——锡柴奥威发动机则是这个传奇的幕后英雄。2018年1-8月份奥威CA6DM产品销量突破6万台,装配着奥威发动机的解放系列产品也成为了国内重卡市场销量的领先者。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一汽解放锡柴厂始建于1943年的无锡,时名中央农具制造厂,1953年,更名为无锡柴油机厂,历经了农用、船用、车用等各个时期的工业变迁。改革开放后,进行国企改制后的一汽解放锡柴将自主创新放在了首位,以奥威发动机为杰出代表的正向研发成果,使一汽解放锡柴成为了行业中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杰出代表。

2003年12月20日,一汽解放锡柴首台CA6DL发动机横空出世。这款被命名为“奥威”的国内第一台商用车四气门柴油机一经亮相,就备受瞩目。当时的行业专家评价:“用四气门技术的柴油发动机在卡车上匹配,即使在欧洲也是不多见的。”

为确保“奥威”及时投放,解放卡车全面升级换代,一汽在无锡投资10.7亿,新建厂房2.8万平方米,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装备,建成缸体、缸盖、装配三条新线,改造凸轮轴线一条老线,使“奥威”年产能力达到 1.5万台,2004年形成年产5万台的批产能力。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锡柴用CA6DL柴油机开启了中国柴油机高端市场的大门,形成了高、中、低端产品全线发展的格局。这款自主研制的发动机在当时被行业评价为:“一举跨越时空20年”。

奥威发动机上市后,其大功率、大扭矩、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长寿命的技术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即使售价比同类产品高,依然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销量开始节节攀升。

2007年,锡柴的产销达到了20万台,在这样的高基础上,锡柴新一任领导班子自加压力,2008年推出了“313”的战略目标。根据目标,锡柴将在三年之内实现柴油机销量超30万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3亿元,促成大、中、小功率全系列发展,中、重、轻,轿车全系列覆盖。2010年,锡柴以销售柴油机43.6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实现利润8.38亿元的成绩超额完成了计划。

“313“战略的达成让锡柴的发展规模、销量达到了历史发展的顶点,在企业规模无法继续扩大的情况下,锡柴开启了第四次创业。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如今的锡柴已经拥有869人的研发团队,形成了七大系列产品,做响了“奥威”品牌,跨上了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台阶;拥有奥威、恒威、康威、劲威四大品系,排量覆盖2到16升,功率覆盖40到650马力;以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大扭矩、动力强劲、质量可靠的产品特性深受用户喜爱。

2013年,锡柴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已经达到了102.29亿元,发动机销量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奥威发动机实现了从2012年到2017年销量的“五连增”,年销量突破16万台,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超过60%的市场份额。同时,代表企业运营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持续多年行业第一。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锡柴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海外市场则是其走向全球、打造国际化品牌的必然选择。在2008年,一汽解放锡柴正式组建了海外市场部,海外出口销量一直稳步增长,自2013年以来销量稳定保持在15000台以上,2016年最高达到22000台。未来,一汽解放锡柴将会继续围绕高端定位,促进海外市场高端品牌形象的建立。

坚持自主创新的锡柴发动机是解放的骄傲,2010年装备着奥威发动机的解放J6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最高领奖台,解放系列产品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开发水平和技术力。 2018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奥威助力解放车销量持续领航,为解放蝉联国内重卡市场月度销量冠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由正向研发到创新研发,解放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国外汽车企业的尊重,在这一过程中,锡柴功不可没。如今,国产品牌已经牢牢控制了中国重卡市场,一年销售超百万,国外品牌,只进来区区几千辆!

装配着奥威发动机的解放卡车已不再是一辆单纯的卡车,而成为了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象征。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作为惟一没有与国外进行合资的主流自主卡车品牌,解放正代表中国汽车产业追赶世界的潮流!

一汽解放锡柴以创新打造自主品牌

走进一汽解放锡柴,“学习、创新、抗争、自强”八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洁净的工厂、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创新的精神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工厂散发着勃勃生机。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数十年对于产品创新、自主品牌的坚持,锡柴的品牌无形资产价值在2013年已经达到了102.29亿元,发动机销量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奥威发动机实现了从2012年到2017年销量的“五连增”,年销量突破16万台,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超过60%的市场份额。

2018年8月,《汽车人》来到这里,探寻这个发动机品牌在自主创新路上的历史与坚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技术上的薄弱,中国的汽车发动机都需要靠国外引进,这种状况也导致了欧美发达国家倚仗技术优势漫天要价,看不起中国制造。这种状况也发生在一汽与奔驰的合作过程中。

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汽曾尝试在卡车制造方面寻求合资,那段时间,一汽与奔驰的重卡合资项目的谈判成为了国内外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场谈判中,奔驰看中的是解放的销售服务网络,而解放需要的,是奔驰的技术支持。历时一年,双方对于谈判中的大多数项目达成共识,然而在最后阶段的谈判中,奔驰坚持一汽放弃“解放”品牌,只使用奔驰品牌。这成为了解放与奔驰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面对奔驰的傲慢,时任一汽集团董事长竺延风十分气愤:“‘解放’是‘国之长子’,是中国的民族品牌。‘解放’的品牌不能丢,整车和三大总成我们全部自己做!”随着解放与奔驰谈判的终止,自主研发发动机的任务落到了锡柴肩上。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奥威发动机项目上马于1999年,当时我国汽车发动机的开发基本都是逆向开发,而锡柴要做的自主研究则是正向开发。对于自主研发发动机,竺延风提出了“四出”的要求,这“四出”包括:出产品、出机制、出流程、出人才。

产品研发通常包括三个阶段:逆向研发被称为创新1.0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企业对国外产品进行模仿的阶段;正向开发则被称为创新2.0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原始积累的数据、经验进行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开发是创新3.0阶段,将产品的创新点与品牌意识建设放在首位。20年前,锡柴面对的就是创新2.0阶段。

锡柴秉承着自主为根、创新为本的宗旨,提出了产品创新、接轨国际的发展思路,选择与欧洲著名的发动机设计公司AVL合作,在奥威机上开始尝试使用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图设计、机械开发、一代开发、二代开发、三代开发等先进的柴油机开发流程。在奥威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锡柴进行了大量试验。按照国家标准,发动机开发只要拿出2到3台试验机就行,但锡柴拿出50台奥威样机进行台架和道路试验,累计试验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项目确立后,钱恒荣就马不停蹄地到德国大众发动机厂以及沃尔沃卡车工厂等进行学习。经过不断地学习与积累,2003年1月26日,奥威发动机的生产工厂正式建成。不管在服饰统一还是人员管理上,奥威发动机的生产工厂都与国际标准进行了对标。与更加专业的管理相对应的,是锡柴对于发动机正向开发流程的掌握。

2003年12月20日,奥威发动机正式投产,成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气门重型车用柴油机,使一汽拥有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核心动力,同时实践了一种新的产品开发方法,并且使这种开发方法,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延伸。一直对奥威发动机研发项目大力投入的竺延风表示:“奥威发动机的开发成功,是一汽自主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一汽特色的联合开发之路。”

2007年底,钱恒荣正式接任一汽解放锡柴厂长,当时奥威发动机已经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当年锡柴的产销达到了20万台,在这样的高基础上,新一任领导班子自加压力,2008年推出了“313”的战略目标。根据目标,锡柴将在三年之内实现柴油机销量超30万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3亿元。2010年,锡柴以销售柴油机43.6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实现利润8.38亿元的成绩超额完成了计划, 让锡柴的发展规模、销量达到了行业的顶点。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在企业规模已经达到顶峰的情况下,锡柴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回忆事业当初遇到的瓶颈,钱恒荣脸上带着平和的微笑,“这就是锡柴开启第四次创业的背景。”

按照计划,锡柴的第四次创业由2011年开始,预计于2025年结束,整个创业历经15年,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在这次创业中,锡柴的侧重点放在企业的四大转变上:第一,由学习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第二,由技术跟随型企业向技术引领型企业转变;第三,由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第四,由内涵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在这次创业中,钱恒荣将品牌营销放在了重要位置。

钱恒荣认为,中国企业会做产品的很多,会做品牌的很少。要做品牌,最基本的要求是技术含量高,质量水平高。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钱恒荣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技术创新!”

为了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锡柴建立了决策、运营、发展、动力、评估五大创新机制。其中,决策机制让锡柴确定了未来创新的方向、项目;运营机制为锡柴完善了企业创新过程中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的合作;发展机制保证了锡柴人才、经费、设备的储备;动力机制激发了锡柴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评估机制主要负责对项目和机制本身的评估,以保证项目的不断优化。

除了五大创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营,锡柴还确立了双轨制的创新管理模式。只要项目符合“世界范围内首创、为企业带来一千万以上的利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指令性项目”三点要求中的一项,员工就可以申请奖金进行研究,无论项目成败与否,员工都会获得奖金鼓励。

“创新失败也是英雄”,钱恒荣对于创新的宽松态度让锡柴的创新氛围空前浓厚,大批的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例如,锡柴工厂已经实现了智能生产指挥、智能物流运输、智能生产保障,一系列的智能制造为锡柴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加速实现了锡柴由技术跟随型向技术引领型转变的前进步伐。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为了推进品牌建设,锡柴的营销战略也进行了积极转型。在品牌营销中,锡柴都会分析营销行为对品牌建设是产生了正向作用还是产生了负作用,如果产生了负作用,这种营销行为就要暂停。

如今的锡柴已经拥有869人的研发团队,形成了七大系列产品,做响了“奥威”品牌,跨上了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台阶;拥有奥威、恒威、康威、劲威四大品系,排量覆盖2到16升,功率覆盖40到650马力;以低油耗、低排放、低噪音、大扭矩、动力强劲、质量可靠的产品特性深受用户喜爱。

中国自主品牌的影响力,离不开日渐强盛的中国制造。在20年的自主创新路上,奥威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锡柴企业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质量奖”、无锡市首届市长质量奖、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成为江苏省首家卓越绩效孵化基地,锡柴“重型车用发动机智能制造项目”被列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

塑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一个民族企业的使命所在。锡柴已经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奥威发动机必将成为世界范围内高技术、高品质的代表,成为技术先进性和工匠精神的象征。

钱恒荣:一汽解放锡柴要做强中国人自己的企业

2018年是钱恒荣在一汽解放锡柴(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工作的第21个年头,也是他出任企业一把手的第11年。作为一名技术型领导者,钱恒荣参与并领导了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气门发动机——奥威发动机的整个研制过程,也亲历了一汽解放通过自主创新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企业的这段历史。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 钱恒荣

生于江苏,长于江苏的钱恒荣,却不似大多数南方人的清秀。高大的身材,爽朗的笑容,言谈之中,不时冒出的技术方面的术语,掩藏不住对新鲜技术猎奇、探索的热情。在他的办公室内,密密麻麻的书籍和型号各异的发动机模型,也在展示着他对于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15岁不到考入江苏大学,19岁未满学成毕业,大学四年成绩连续第一的钱恒荣是一个少年“学霸”。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钱恒荣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无锡油泵所工作。从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成长为产业报国的企业家,钱恒荣的成长伴随着锡柴的一路壮大。

2018年8月,《汽车人》对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钱恒荣进行了专访,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汽车人》专访钱恒荣摘录: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汽车人》:能否讲述一下奥威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的难忘经历?

钱恒荣:奥威发动机能够自主研发成功,时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的竺延风功不可没!

在与奔驰的合资中,奔驰曾要求我们放弃解放品牌。当时竺总对于奔驰的要求非常气愤,他说:“解放品牌是中国汽车业的‘长子’,放弃解放品牌我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整车和三大总成我们全部自己做!”一汽解放锡柴承担的就是发动机的自主研发。

2001年,我向集团公司汇报奥威发动机项目方案,当时汽车行业整体并不景气,集团的经费也比较紧张,一些领域甚至处于亏损状态。我战战兢兢地申报了一个三亿元的方案,没想到竺总非常生气,他说:“我们要造的是一个能跟欧美抗衡的发动机,三亿怎么够?”后来我又大着胆子汇报了五亿元和八亿元的方案,都没有得到认可。最后,在集团最困难的时候,集团公司决策为奥威发动机项目注资十点七亿元。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集团公司自主研发发动机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汽车人》:奥威发动机的研制过程全部由一汽解放锡柴正向开发的吗?

钱恒荣:是的。为了彻底掌握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技术,竺延风总经理对自主研发发动机提出了“四出”要求:出产品、出机制、出流程、出人才。

项目确立后,竺总对我们说:“为项目投资这么多钱,不是让你们乱花的。你们要马上去国外工厂学习技术和管理,以最快的速度研制出自主发动机。”我们班子成员都知道为奥威发动机项目注资十点七亿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们领导班子当时保证:“研制不出自己的发动机,我们就集体跳太湖!”

在研究发动机的开发流程时,我们通过与AVL的合作来学习技术。在那个时候,我参考了大量的国外资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大众发动机和沃尔沃发动机相关研发理论的两本书的学习。这两本书的理论知识和AVL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奥威发动机的正向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学习技术,我还到德国大众新发动机厂以及沃尔沃卡车等工厂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前期努力没有白费,2003年12月20日,第一台奥威发动机下线。最初在工厂里,所有的研究人员都穿着统一的白大褂,工厂的管理手段也都完成了与国际水平的对标。在这一年,我们完成了“四出”要求,完全掌握了发动机的正向开发流程。

《汽车人》:您在2007年底升任一汽解放锡柴一把手,现在已经有11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锡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钱恒荣:这11年来,一汽解放锡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锡柴产品结构更加完善了,产品系列也基本形成了。第二,在创新研发上,我们已经由创新2.0阶段进入了创新3.0阶段。创新1.0阶段是逆向开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仿照外国样机进行生产;创新2.0阶段是正向开发阶段,奥威发动机的研发就是正向开发;现在我们进入了创新3.0阶段,这一阶段就是进行创新开发。对于每一个项目,我们都要评价有没有创新点,没有创新点的项目我们是不会做的。第三,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品牌建设意识加强了。质量有了,创新有了,品牌建设做不好,还是不成的。

在90年代的越南,由于中国摩托车没有做好品牌建设,为了竞争市场,不断压低价格,导致质量水平下降,最终被日本品牌的摩托车所取代。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在提高锡柴产品品质的同时,更要打造响当当的知名品牌。我们锡柴产品要做成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以欧美的高端品牌作为竞争对象。

《汽车人》:奥威发动机研制成功后,一汽解放锡柴如何持续坚持正向开发?

钱恒荣:研制出奥威发动机之后,我们也有过反复。2005年,我们看到竞争对手凭借着一款发动机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销量增长,我们当时考虑要不要仿照这款产品,进行逆向开发。当我们将设计图纸上报给集团领导时,换来的是严厉的批评:“奥威发动机都成功了,你们现在却还想着模仿别人的发动机?以后锡柴只坚持自主开发!”集团领导的坚持,让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一直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坚守着正向开发,最终成为了在中国市场上领先的自主研发发动机。

「汽车人纪念40年」中国自主发动机是这样炼成的

《汽车人》:一汽解放锡柴的智能制造达到了什么水平?

钱恒荣:智能制造在世界上共分为五级,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四级,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智能制造由三大系统组成。第一,是智能生产指挥系统;第二是智能物流系统;第三,是智能生产保障系统。通过智能制造系统,人工智能机器可以根据设备状况、市场需求,确定生产中应用多少机器,这在过去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

在工厂内,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原来走的流程是运行设备的工人上报给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再派维修工进行维修,而通过智能制造,它可以自己检测到哪台机器需要维修,通知最近的维修工人过来检修,中间节省了许多人力与时间。再比如,根据智能调动系统的命令,我们厂的无人驾驶车可以灵活地拿取零件,送到指定位置,不需要人工参与,这是我们的智能物流系统目前达到的水平。

《汽车人》:结合中国的状况来看,你认为下一步的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是怎么走呢?

钱恒荣:对于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两点:一个就是技术创新,一个就是品牌建设。这两样完全是缺一不可的,首先,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过硬的技术来形成独特的竞争力。现在的社会,低成本竞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汽车产品要想走向世界,得到认可,就需要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

其次,产品技术搞好了,质量搞好了,品牌没有建设好,一样不好卖。一汽解放锡柴的品牌定位就是“民族品牌,高端动力”。我们就是要做强我们中国的品牌,做强我们中国的企业。(《汽车人》记者/李琳)【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