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活水润民心——广水30年“治水”工作侧记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彭晓华、朱青、刘嘉琪)防汛抗旱、清淤引水、筑库蓄水、借水美城……广水建市30年来,该市水利部门紧紧围绕治水兴水“强基础、补短板、优生态、惠民生”的思路,争取上级投资计划14.87亿元,大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助力“魅力广水”建设。

防汛抗旱保民生

“现在下大雨再下大些,也不用晚上往水库跑,安全多了。”9月28日,广水市武胜关镇冷棚村深水沟水库管护人王春平说道。

自2003年以来,该市先后完成6座大中型水库及19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近十年来,该市投资5.78亿元新建小型水库1座、除险加固水库201座,确保水库正常蓄水和安全度汛。目前,该市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万公顷,治理河道60多公里,整修堤防60.6公里,使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超过20年一遇。

如今的广水,洪水有出处、清水有去向、供水有地方、水质有保障。2000年以来,该市水利系统投资1291.5万元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兴建各类饮水工程6231处,集中解决了4.49万人饮水困难问题。该市还投资2.4亿元铺设供水主管近4000公里,使近60万农村人口饮上安全自来水。

广聚活水润民心——广水30年“治水”工作侧记

“没安自来水以前,压水井压出来的水质量不好,有污染。去年安了自来水以后,水是清凉的,质量又好,煮饭又好。”在广水市武胜关镇泉水村的小溪旁,几名村民正在拉家常。

近年来,该市合理利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契机,统筹解决景区水源及景区规划建设等问题,以武胜关生态文化旅游区为品牌,集中连片深度开发三潭、中华山、黑龙潭、桃源等核心旅游资源,逐步实现“实施一处工程建一处景点”。建市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6395万元,先后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13-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及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治理了龙泉河、兴河、黑虎冲、十里河、宝林河等9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06平方公里,共建设坡改梯343公顷,种植水保林1116公顷、经果林875公顷,封禁治理7480公顷,项目区保水、保土能力大幅增加,植被覆盖率比治理前提高5.81%。截至目前,该市投资600万元的飞沙河、许家冲水源地达标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保障了水源地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如今,广水生态水源建设已在该市各地开花结果。武胜关镇桃源村被评为“全国旅游创客创业基地”“湖北省最生态地名”“十大荆楚最美乡村”,武胜关镇碾子湾村被评为“省级旅游名村”,黑龙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岭镇、武胜关镇、马坪镇成功创建随州市旅游强镇,徐家河水浒文化旅游园、桃源村、长岭镇双龙泉生态园被评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引来生态活水,筑造魅力广水,滋润百姓心田。下一步,该市水利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力立项争资,力争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中小河流镇区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治理清洁小流域60平方公里,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乡村振兴战略和魅力广水建设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