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輯」你與中秋的故事 是看著月亮想著誰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前幾年有一部讓我很感動的電影,叫《歲月神偷》,時隔幾年,至今,我仍記得電影裡弟弟自己偷偷供了半份雙黃蓮蓉之後,一邊哭一邊喊著:“我要自己吃光一盒雙黃蓮蓉。”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這裡面的“供月餅”就是香港早年的“月餅會”。月餅會50年代就有了,最盛行是在70年代。當時過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有送親戚送前輩月餅的習慣,而普通人的收入很低,節前一次性買多盒月餅對於普通人來說實在很有壓力,而對於廠商來說,由於月餅製作工藝複雜又不好存放,難以預計產量。所以月餅會就出現了,簡單說就是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來購買月餅。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從奇華月餅會1958年的價目表可見,每月供5元,供滿12期就可換到10盒雙黃蓮蓉月。當時每盒四個的雙黃蓮蓉月要賣8.4元,相當於一名普通市民的兩天工資,供月餅會可享有七一折。但當時打工仔和師奶大多僅供半份,還要預先支付頭三個月供款。” (摘自香港報刊)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而現在轉眼又是一年中秋, 買了兩盒雙黃蓮蓉,準備歡度中秋佳節。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還記得小時候我的童年是在我的姥姥家度過的,家裡一間瓦房外帶一個不大的後院,那個小院是我兒時的天堂,抓蜻蜓,看芍藥,吃櫻桃,堆雪人。在我小的時候,逢到中秋節,我們一家有時候會把桌子抬到小院中,還要再添一個加大號的圓型桌鋪在平時吃飯的桌子上,一大家人,菜式簡單,從黃昏吃到月滿,涼風習習,歡聲笑語。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等天色漸漸暗下來,月色融融地滲進小院,柔軟的月光溫柔打進青石磚上,抬頭,是一輪滿月,姥姥會端出一盤五仁月餅,小時候,月餅都是用食品紙包好轉在口袋裡,拿回家,會拆開疊好的包裝紙,一個個擺在盤子裡,月亮初上,姥爺總是說:“月亮照在月餅上,我家一年都圓滿。”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至今還記得,因為人多,所以月餅都是掰開吃,只要掰開月餅,一股油油的堅果香就直接撲到整個鼻腔,口水就開始在嘴裡肆意翻滾,那時比不得現在,在只有“親親”蝦條的年代,月餅就是最好吃的零食,甜甜的,香香的,好像吃一口就是把月亮含在嘴裡。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後來,我長大了,離開那個伴我成長的小院子,考到了大港檢察院,每天兩點一線,我忽然在看到電影裡小弟想吃一整個雙黃蓮蓉的瞬間,想到了我兒時與全家一起在月色裡吃月餅的時候,好懷戀那段吹著自然風吃晚飯的日子,好懷戀那些月色融融的中秋,我更懷戀溫暖了那段時光的一大桌子人,那時的他們,比現在更年輕,比現在更健康。

「中秋特辑」你与中秋的故事 是看着月亮想着谁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的五仁月餅,前幾年一直被視為月餅中的異端,但是就是早些年那沒有牌子的五仁月餅,陪伴著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

又是一年中秋時,祝願大家中秋快樂,心圓意滿!

來自:大港檢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