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弢和他的珍貴藏書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藏書家周叔弢(1891—1984,名暹,字叔弢)於1952年將自己收藏的700多種珍貴善本書全部無償地捐獻給國家,其中宋刊本70餘部、元刊本40餘部,明清刻本、抄本600餘部。

周叔弢出身於名門世家,祖父周馥,清末曾任兩廣總督,並做過李鴻章的幕僚;父親周學海則是清光緒18年進士。民國之初,周叔弢隨叔父周學熙在青島、唐山、天津等地開辦工廠,成為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新中國成立後,他曾高任天津市副市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受家庭薰陶和影響,周叔弢16歲即開始購書藏書。1917年因買到清代皇家書庫“天祿琳琅”舊藏的宋本《寒山子詩》,便定書齋名為“拾寒堂”,後改作“寒在堂”;但他最常使用的藏書室名是據《楞嚴經》“佛莊嚴,我自莊嚴”之義取名的“自莊嚴堪”(堪:義同龕)。

周叔弢先生承襲清代著名藏書家黃丕烈、顧廣圻之遺風,酷嗜宋元舊本。其收書懸格極高,所藏多宋元舊刻、名家抄校之本。傅增湘《自莊嚴堪勘書圖序》稱讚“其藏書不侈閎富之名,而特以精嚴自勵”。由於周叔弢與上海藏書家陳澄中均收穫晚清“南瞿(江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北楊(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舊藏的很多精品,時人遂有“南陳北周”之謂。

周叔弢積數十年藏書之經驗,總結了一個鑑別古籍善本的五好標準:第一,版刻字體好,等於一個人先天體格強健;第二,紙墨印刷好,等於一個人後天營養得宜;第三,題識好,如同一個人富有才華;第四,收藏印記好,宛如美人薄施脂粉;第五,裝潢好,像一個人衣冠整齊。由於有自己獨到的眼光,所以周叔弢收藏的古書大多極其精善。茲舉數例,以見其藏書之珍。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宋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原書1000卷,每10卷裝一冊,共100冊。此本刊印精美,傳世孤罕,今僅殘存15冊。除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一冊外,國家圖書館藏13冊,中即有周先生舊藏一冊。1995年,民國藏書家陳澄中後人將家中舊藏一冊自海外持回,置於中國嘉德拍賣公司拍賣,為一新加坡人以143萬元購去。此書重要之處,在於它是宋代蝴蝶原裝,每冊封面副葉左下有“景定元年某月日裝背臣王潤照管訖”木記一行。書中鈐宋代“緝熙殿書籍印”、“內殿文璽”、“御府圖書”等印,舊屬宋代宮廷藏書,可謂珍貴至極。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元相臺岳氏荊溪家塾所刻群經,以版印精美聞名,周叔弢所藏嶽刻《孝經》一冊,原為明代晉府舊藏,經清代季振宜、徐乾學收藏後,歸入內府天祿琳琅。書中鈐有“敬德堂圖書印”、“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寶”、“乾隆御覽之寶”等印璽,朱光燦然,堪稱上佳精品。周叔弢為此特治“孝經一卷人家”印章一枚,以示珍愛。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宋蜀刻本唐人文集傳世甚稀,其中11行本王維著《王摩詰文集》,向稱北宋刊本,舊經明代項墨林所藏,且有顧廣圻親筆題跋。周先生與海源閣後人楊敬夫商之經年始予獲得。1982年,92歲高齡的周叔弢先生得見此書影印本,興奮異常,當即寫下一篇題跋,其中有言:“今見此影本,如晤故人,數十年前光景恍然在目。國家重視文物,化身千百,佳惠士林,可為此書慶,我一人欣然歡呼,烏足以盡之。”

周先生愛國愛書之情,真乃發自衷腸。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清代著名藏書家黃丕烈以收藏宋本聞名,其藏書室名叫“百宋一廛”。他收藏過兩部宋刻《陶淵明集》,其中湯漢注本《陶靖節先生詩》的流傳經歷頗具傳奇色彩,是藏書史上一段著名的佳話。乾隆46年(1781),周春從友人手中借得稀見宋本《陶靖節先生詩》,繼而賴著不還,在書主一再催促之下,最終用重達一斤的明朝“夢筆生花”大墨互為交換。周春把這部《陶》集和一部宋刻《禮》書放在一起,給書室起名“禮陶齋”。賣出《禮》書後,改名“寶陶齋”;後《陶》集又售出,再改名“夢陶齋”。黃丕烈得到二書後,將之歸藏一室,起名“陶陶室”。

“陶陶室”以藏宋刻兩《陶》集而得名,但卻增收了一部宋嘉泰刻本《東坡先生詩》,原書42卷,此本僅存最後兩卷,內容為蘇軾作“和陶淵明詩”。每年陰曆12月19日蘇軾生日,黃丕烈都要拿出此書,與友朋共同觀賞、祭奠一番。書中留有黃氏親筆所題絕句詩云:“東坡生日是今朝,我獨閒居苦寂寥。但把和陶詩熟誦,樽無濁酒也愁消。”後來有人看到此書,又和詩云:“東坡生日是今朝,冀北蘇齋歲奠椒。何以宋廛人獨坐,和陶一卷詠深宵。”當年捐書時,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對周叔弢說:“您把最心愛的‘兩陶’集都獻了出來,真是毫無保留,難得!難得!”。

周叔弢和他的珍贵藏书

黃丕烈號“佞宋主人”,平生最愛宋版書,為得到宋版《太平御覽》,曾欲忍痛賣掉抄本詞書。顧廣圻一日來見,說:“聽說你要賣掉詞書,可我反要勸你買下一部詞書”。黃丕烈說:“ 想必是宋本了?” 顧廣圻說:“非宋刻,卻勝於宋刻”。隨即出示元刻本蘇軾著《東坡樂府》,黃丕烈喜而收之。元廣信書院刻辛棄疾著《稼軒長短句》為寫刻本,刊印極精,黃丕烈稱其為絕無僅有之物,嘆其珍秘無匹。而得到《東坡樂府》後,遂合二書為雙璧。元刊詞集傳世少而又少,周叔弢得到這兩部“詞集雙璧”後,特製“東稼草堂”印章一枚,蓋於書上,以示珍愛。

除宋元本之外,周叔弢非常注意名家抄校本的收藏,如明代著名書畫家錢榖寫本,藏書家毛氏汲古閣以及清代錢曾述古堂、鮑氏知不足齋等諸家抄本,其流傳均有淵源來歷。內中尤可稱道者,是常熟毛晉汲古閣影宋抄本。由於年代久遠,宋版書大多湮沒不傳,賴影抄本得以延續倖存者亦屈屈可數。毛氏汲古閣影抄宋本向以精善聞名,孫從添《藏書紀要》說:“汲古閣影宋精抄,古今絕作,字劃、紙張、烏絲、圖章,追摹宋刻,為近世無有。”周叔弢舊藏毛氏影宋陳宅書籍鋪抄本之宋向子諲《酒邊集》、宋陳起《增廣盛宋高僧詩選》,筆畫工整,幾與刊本亂真。書中鈐“毛晉私印”、及“汲古主人”等章,印記宛然,前人所謂下宋本一等者,此等書即是。

《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永樂6年,可謂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原書22877卷,11095冊,收錄有很多今已失傳的珍貴文獻。此書歷經滄桑,其永樂原本早已不知蹤跡;而明嘉靖年間內府所抄副本,很多毀於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時,倖存於世的僅約400冊,雖屬殘鱗片羽,但可謂珍罕至極。1951年8月,周叔弢先生向國家圖書館捐獻一冊明嘉靖內府抄本《永樂大典》,曾寫到:“珠還合浦,化私為公,此亦中國人民應盡之責也。”其高風亮節和愛國精神,永遠為世人所景仰。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