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吳氏家族研究淺說

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吳氏家族研究淺說

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吳氏家族研究淺說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

吳電智

我是一個農村人,經常忙裡偷閒看一些書刊,從中汲取營養,獲取信息。每到午夜後睡醒,滿腦子的思路,總想寫點東西來記住那段時光,那段勞累與快樂的日子,可天亮後似乎一下子衝散到九霄雲外。有一天傍晚,我聽到四周路過的人都在議論著什麼,就湊過去聆聽,才知道都在談論是姓氏文化,順便也請教了些疑問,經解答才醒悟。後來得知他們是洛寧姓氏協會的領導。自從那以後被他們納入更廣泛的公眾視野。每次開座談會都邀請我參加,到會的都是縣裡的文才賢聖,他們都是多年從事姓氏文化的奠基者和開拓者,我自感渺小。

幼時見到牛渠村裡的長輩就詢問族上所謂名人的信息,我常存好奇心。譬如:村名的來歷、千佛寺的歷史、吳氏輩份之類。那時記性好,我都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村中吳俊秀,七十有餘,花白鬍鬢,身體格外硬朗,說起話來鏗鏘有力,知道很多。他告訴我,村前的河川叫連昌河,東嶺叫孫峰嶺,西嶺叫吳峰嶺。“牛”字指河對面的鐵牛寨的“牛”字。登高遠眺,山頭卻有一山寨,約長兩華里。似乎坐落在一頭靜臥的黃牛身上。“渠”字指古時有一條大蟒渠順川而下,曾經灌溉過村裡近千畝良田。二字合併“牛渠”。

千佛寺包含上下兩院,東西廂房,東角有一個鐘樓,院中坐落有上下兩殿。解放後變成了學校。一位堂叔告訴我“吳京創造千佛寺”。傳說明朝起義將領李自成在千佛寺練過兵,水溝廟橋頭遮帽種過蒜,下河西有藏兵洞。去年有幸在手機微信上看到大明張紅歌“誰還記得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的千佛寺”揭開了多年的疑雲。經馬老虎老師的介紹,見到貴容,一如見故,面談中知道了不少東西。

牛渠村按老人們的傳說,原來應該是在現在的當河灘。那時河道很窄,牛渠和河西人幹活休息時可以隔河相互扔饃吃。村裡人丁興旺,有物資交流的集市。村中有吳氏、王氏家廟。吳氏家廟很宏偉。村東北方還有個小娃街。小娃街現在還可以找出遺址。清順治年間秋,連續兩個月的暴雨造成河堤沖毀、耕地受淹、良田被毀,村人四下逃荒。目前輩分不亂,有聯繫的僅有陝縣李村吳坑、墳坡、苦作店,宜陽三鄉的吳家衚衕、本縣河底鎮河底村後河吳姓、劉家溝吳姓、河西村吳姓。當時遷出的人很多,就舉陝縣李村吳姓一例還是吳姓東門一支,發展到現在已經四百多口人,相當如今牛渠村吳姓人數。牛渠村吳姓至今有東門、南門、北門,西門已不知情況。

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吳氏家族研究淺說

去年臘月,同族人一家的孫子結婚。我自然回家操辦。吃罷早飯間隙中閒聊。其一位兄長突然問跟前同族年過七十的老人:“安針,你跟我們叫爺的,你的重孫啥輩字?”。他說:“不知道”。當時都在議論,好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輩字。在年幼時,村裡還是吳俊秀兄給我說過,我們年齡相差五十多歲,同一輩,是“俊”字輩。他把吳氏序字說給我聽,我暗自背會,記在了心裡。我心一想順口說出是“廷”字輩。此事引起了族人的重視,都說我們不能把老祖宗留下僅有的這點東西失傳呀!我也算村裡同族識幾個字的文化人,一直推舉我想辦法把序字傳下去,讓人都知道,當時我欣然應允。

回到縣城後,反覆思考怎麼才能保存下去呢,最後想到了用身份證的形式,既不容易腐蝕又好保存。說幹就幹,自掏腰包印了五百張過塑名片,正面“望自京明俊,現榮紹大廷。祖述萬年新,一士世其昌”背面注“天下吳姓,同根同源。年久日遠,恐譜失傳。唯有序字,銘記心田。未嘗新續,週期循環”。凡是有聯繫的吳氏同族,家家都有。

春節有熱心的族人都在四處聯絡,查找詢問,取得了大致資料。經過整理成冊,略顯記載。外縣的外地的每處一份。

天下吳姓是一家,古有之銘,但我村吳姓與本縣的吳姓都續不上,據先人傳下來也是如此。早年家廟現是河道,晚期家廟年久失修,已塌無存。廟碑無蹤,家譜袛字,文化大革命也沒有保存下來。據陝縣李村吳坑人說,祖上有“吳三學、吳三省”先人。牛渠村祖上有“吳大田、吳新田、吳書田、吳良田”先人。

一個人數典忘祖,他所創立的家庭也會走下坡路;一個家族忽視了文化的滋養和傳承,這個家族也必將大廈將傾;一個民族如果忘記了本源,這個民族所建立的國家也一定會改弦易轍。文化和信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望社會有識之士,同姓外遷吳姓,多多關注,相互聯繫。

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吳氏家族研究淺說

作者簡介:吳電智,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人,熱衷於家族文化研究,現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