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欢迎关注历史伊姐,听伊姐为你讲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一提起“薪水”,大家或许都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薪水”在古代起初并不是工资的意思,今天伊姐就和大家聊聊古人的“薪水”。

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明朝银锭

严格地说,“薪水”一词最早出现于《陶渊明传》,“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在这句话里面,“薪水”指的是砍柴和取水,引申义为烧火做饭。但是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薪水”开始有了工资的意思,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这是家兄的俸银一两,送与长兄先生,权为数日薪水之资。”

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大米

纵观历朝历代,官员“薪水”发放形式和称呼,几乎都不尽相同。从秦朝开始,其官阶和俸禄都是以“石”作为单位。汉代以后,才开始把官阶和俸禄分开表示,官秩以“石”作为单位,而官俸则用“斛”作为单位,最高的官是“万石”,月俸则是“三百五十斛”。

虽然汉代俸禄是以粮食进行计量的,但是实际发放的却不一定都是实物,通常做法是把粮食折成等价金钱。在西汉时,多是以钱币支付,而东汉则是“半钱半谷”。另外,汉朝官员还时常享有水果酒饮的赏赐以及特殊的医疗待遇等。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俸禄制度也就十分混乱,曹魏政权多以实物支付俸禄,而到西晋一统之时,官俸则按日计算,集中在春秋两季分两次发放,用于支付俸禄的方式有米、绢、绵、钱、菜田、杂役等。

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古代农民耕田场景复原

隋唐时期,朝廷主要以米、田作为发放俸禄的形式。在隋代,官员俸禄的支付标准主要有两种,京官和外官的薪俸各成体系。京官是按品级确定标准,而外官则是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至于分发田产,主要根据官员品级进行划分,每个官员可以领一顷至五顷田地不等。较之隋朝,唐代俸禄名目繁多,支付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唐朝俸禄有三种,分别是岁禄、月俸、职分田,岁禄是指禄米,按官员品级一年发放一次;月俸相当于补贴,有食物、仆役和其他杂项费用;职分田则是朝廷赐给的土地,官员可以让自己家里人种,也可以租出去,然后收租。

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宋代交子拓片

到宋代时,因为货币发达,加上交子的出现,所以宋代官员俸禄基本上都是用钱币来进行支付。文武百官除了拿俸禄外,还有各种福利,包括服装、盐、衣粮、马料、纸笔、差费和恩赏等各种补贴,同时也有职田发放。元代时,京官俸禄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地方官员的俸禄中则没有实物,但多了一项职田的收入。

古人“薪水”都发什么?历代标准不同形式众多,宋代福利令人羡慕

▲明代官员蜡像

明代实行的是“折色俸禄制”,用米作为单位换算成钱、钱、布、银发给百官,不过给的大部分是钱;而清代官员俸禄则是银米兼支,但也以银两为主,并且京官和外官的俸禄形式不同,京官是俸银和禄米,而外官则是钱,此外还有数倍于薪酬的养廉银。说完历朝历代的俸禄发放形式,相信大家对古代的俸禄制度应该有所了解了。顺便问一句,你发工资了吗?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