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唐詩宋詞,你了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如果說唐詩宋詞是衣袂飄飄的仙女的話,那麼元曲就是素衣紅妝的凡塵女子。我們在仰望星空之後,怎能不回頭看一看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美?

元代,在蒙古人把持的股票交易所裡,讀書人這支績優股跌到了歷史的最低值。他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心理也從雲彩裡掉到地上,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元曲在宋詞清麗婉轉的基礎上,更增添了濃濃的生活氣息。如果說唐宋詩詞最美的是大寫意,那麼元曲則以白描為世人稱道。

元曲感情的表達比歷代詩詞都要來得潑辣和大膽,這種表露或許是文學長久以來未曾搔到的癢處。它急於表達,就像《紅樓夢》中頑石的靜極思動一樣,元曲被元代文人攜入了紅塵。

在元代廣袤的大地上,元曲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樣,在各式人等的口中流傳。它不再像唐詩宋詞一樣,是文人們獨享的82年拉菲,而是吃瓜群眾們都能看得見、摸得著、喝得起的長城乾紅。

來吧,親,擦乾你的口水,一起品一品元曲的味道如何。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第一首當然得把元曲大V關漢卿的作品擺出來。他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裡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喊出了元代底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和反抗的心聲,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

然而他的文字也並非一直都是這麼嚴肅緊張,他還有活潑與閒適的一面,比方說他的散曲——或描繪藝人的市井生活;或借物抒情遣興,通俗生動、率真本色。

以上的這首曲子就是他所描繪的歡快的“山村遊樂圖”:

老酒已經再次釀過,新酒也釀造出來了,大家圍著老瓦盆一個個笑呵呵,和山僧村翁一起飲酒唱和。他出一對雞,我出一個鵝,休閒的日子好快活。

※關老的AA制酒席搞得不錯,他的“一個鵝”加上蘇東坡的“蓼茸蒿筍”,就是最好的葷素搭配農家樂了。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這首曲子是描寫男女相會後,男主人公的喜悅之情。他戲稱所愛之人為“俏冤家”,讀此不得不讓人想到《紅樓夢》中的寶黛吵架。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首”。

這正是在感情的朦朧期,由於愛之深,不得不做“假情試探”,越不放心,越要試探,越試探就誤會越大。所以兩人相愛的過程也是吵吵鬧鬧的過程。

雲霧一般的烏黑鬢髮好像堆積的鴉羽,微微露出小腳輕輕地移動腳步,紅色的紗裙沙沙直響,這可不是那些賣笑女子可比。笑罵你一聲俏冤家,一半兒是情懷難以承當,一半兒是鬧著玩耍。

※關老有此筆墨,想來應是性情中人了。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馬致遠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狀元”之稱。這裡不得不提到他的小令《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全曲28個字,可謂字字珠璣,元曲的寫作技巧基本都被它佔盡了,這首小令由此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這首曲子寫得是多情女子與薄情男子的傾訴:我把心裡的話全說給他了,他總是動不動就提分手,他不知道分手對我來說真的很可怕嗎?你以為是在開玩笑嗎?你知道我心裡害怕不害怕呢?

※多情總被無情惱,無情之人,你道我心裡怕那不怕?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張可久是浙江寧波人,一生懷才不遇,其足跡遍及蘇、浙、皖、湘。他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但“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豔“。張可久的朋友貫雲石(散曲作家)稱其作"抽青配白、奴蘇隸黃、文麗而醇、音和而平,治世之音也"。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散曲的發展曾經歷了一個由俗到雅的"雅化"過程,而張可久便是元代散曲"雅化"的傑出代表。

張可久現存小令800餘首,為元曲作家散曲創作數量之冠。他的散曲對隱居和遊蕩的江湖生活多有涉及,他的形象正如他自己所概括的:“半紙虛名,萬里修程”。

這首曲子描寫的是早春時節,一個少婦正在做著團圓夢,卻被把飄絮誤認為飛雪的美麗小丫鬟驚醒,真是恨也不是,惱也不是。

※“呸,卻是你!”,諸君遍觀唐詩宋詞,可見有似此句否?聞其聲如見其人,其靈動俏麗之態,直教人愛不能罷也!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趙顯宏的生平無從考,但是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略知其行跡,如《一枝花·行樂》雲:“十年將黃卷習,半世把紅妝贍。”;《嘆世》雲:“功名不戀我,因此上落落魄魄。”《閒居》雲:“林泉疏散無拘繫,茶藥琴棋。”可見他終身為不得志的文人。

由於其作品風格清新樸實,語言通俗流暢。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這首《殿前歡·閒居》描繪了閒適隱逸的生活,比起蘇東坡的《浣溪沙》,更有其率真和直白的一面。桃花盛開的季節,鱖魚和山中的野菜正好做下酒菜, 定要喝個不醉不歸。

※趙先生很有梁山好漢”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之氣勢,行走江湖,應是位俠義之士吧。


整天唐詩宋詞,你瞭解元曲獨特的美嗎?

元曲裡有很多作品,其作者姓名與生平都無從考證,但正是這些平凡的人們共同寫就了元曲的輝煌。正如魯迅《南腔北調集·經驗》所說:“人們大抵已經知道,一切文物,都是歷來的無名氏所逐漸的造成。”

這是一首嘲諷吹牛說慌者的曲子,通篇用說慌者的口氣寫成,因為寫得都是農村中常見的事物,所以說慌言原形畢露。

這首曲子雖說意義不大,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料,但卻充分體現了元曲特點:語言樸實無華、生動活潑,世俗和戲謔並存。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元代老百姓的幽默和樂觀。

※讀這首曲子不免想到《紅樓夢》裡面的劉姥姥在大觀園行酒令時說的:”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這也平添給了大觀園裡那些久不聞世事的眾兒女們一些笑料。


在中華文化寶庫裡,作為和唐詩宋詞並駕齊驅的一員,元曲遠不止這些輕攏慢挑的”田園牧歌“,也有銅板鐵瑟高唱的”大江東去“。

元曲的題材包羅萬象,它時而讓你破顏一笑、捧腹不止;時而讓你憂思難當、蕩氣迴腸 ;時而又讓你平心靜氣、怡然自得。

與眾不同的是,元曲脫離了雅的束縛,它帶給人率真的美。它沒有無病呻吟、沒有轉彎抹腳、也沒有窮經引典,它像一句久違的鄉音,溫暖著每一位遊子的心。

元曲,我最愛你落入凡塵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