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圖文 | 網絡

編輯 | 小T(TOPKID_CN)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唯一需要的是適應變化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位父母想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庸庸碌碌一輩子。

近10年來,教育改革、教委呼籲減負、高考擴招、私立學校大量成立、出國留學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多的物質和精力被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但伴隨著更多的投入,家長所反映出來的不是更多的從容,而是更多的焦慮。

面對各種教育資源,人們似乎有很多選擇,但似乎又只有一種選擇:學習,考試,成績。

於是催生了大量的教育機構,讓急躁的家長們只顧著在孩子的分數提升和升學考試上進行投資。

卻忘了,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投資在孩子的能力發展上。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提升能力是磨刀,刷題提分是砍柴。

家長忙著安排各種砍柴,卻沒空磨刀。往往鉅額的教育投資下去,沒有成效不說,反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甚至造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重要能力的缺失。導致越來越多的高分低能,這些孩子別說去國外留學,就算是獨自異地求學也很難適應。

是不是我們忘了教育的初衷?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獲得追求幸福的能力,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有夢想,有能力,有很強的自我驅動力。而許多高考的孩子,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選什麼專業,中國的教育已經走偏了。

馬雲2016年又語出驚人:

「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

「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只教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我們正處在一個多變的時代,未來將走向哪裡,誰也說不清。但不管變化如何,在未來時代,不斷創新的思想是價值的源泉!

因此,教育也要抓住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愛思考的孩子,長大後人生將更精彩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力?


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曾經說「思考能夠拯救一個人的命運」,事實上的確如此,思考是指引人類活動的燈塔,有思考裡的人才會用創造力,思考能力較強的孩子在幼兒時期就會在學習和生活的各方面表現出優勢,為日後的學業及工作打下基礎。

培養孩子善於思考事物的能力,遠比能多記住幾個單詞對未來的更有用。父母應多花心思,藉助一些生活中的瑣事、細節以及一些遊戲,幫助孩子把大腦運動起來。

01 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

獨立思考是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

這時父母如果直接就給孩子一個答案,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依賴的心理,不會自己動腦思考,也就難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了,這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沒有好處的。

聰明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是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從中學會獨立思考。

比如,當家裡的電視突然沒有影像和聲音時,爸爸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看看是電源的問題,還是電視機自身的問題。

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積累了經驗,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暫時無法獨立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示範,通過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到尋找答案、思考的方法,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非常有益。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02 主動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你和孩子的每次對話,都可以當成思考力的鍛鍊。通過問話的方式而陳述的方式,讓孩子主動思考,啟發孩子去分析,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事物及現象。

孩子小時候,腦子裡會有很多問題,當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耐心地向孩子解釋,父母積極地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就會提出更多的問題。

父母也可以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通過這種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就要從為孩子提出問題入手,父母的問題可以激發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

理查德·菲利普·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獲得了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和他爸爸從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於引導孩子思考。

他將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費曼,會問很多地球上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啊?」「為什麼會有氣候和天氣的變化啊?」

在這樣的提問情境中,費曼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思考。

後來,爸爸帶費曼去博物館,為了引導孩子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爸爸還是通過提問的方式:

他先讓孩子自己閱讀某些相關書籍,然後再向他提問,對於孩子沒有理解的問題,他用易懂的話為孩子解釋。

費曼對於爸爸的教育非但沒有感到厭煩,相反,爸爸的提問和討論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他對百科全書上的科學和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47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獎。

孩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父母要善於提出開放性的題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還可以用如何解決突發事件,如:「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丟了怎麼辦」等類似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

之前《媽媽是超人3》中,圈粉無數的霍思燕母子就在節目中展現了讓孩子思考突發問題的情景。

霍思燕問道嗯哼:「你要是找不到我你該怎麼辦?」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嗯哼一邊挑玩具一邊回答說去找警察叔叔,霍思燕瞬間樂開花:「嗯哼真棒!」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當霍思燕故意走開之後,嗯哼發現媽媽不見之後,就在超市裡到處找。找不到媽媽的他,不僅不哭不鬧,反而很淡定地找服務檯。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找到服務檯之後的嗯哼,通過廣播找到了媽媽。

不得不說,反應如此機智的嗯哼,不光是一個情商高,也是一個善於思考、智商很高的孩子。

父母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從全面和創新的角度進行思考,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想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03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才會有活躍的思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在壓抑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容易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思想會受到父母的左右,只會盲從附和父母的意見,這樣會影響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

父母應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在孩子發表意見時,即使是錯誤的,也要讓孩子說完,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指導。對於孩子的正確意見,父母應該積極肯定和表揚,增加孩子主動表達的自信心。

青青的爸爸是個很民主的人,在家裡,他允許青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說得沒有道理,爸爸也不會批評她。

週末,爸爸帶青青去參觀一個書畫展,事先爸爸沒有告訴青青裡面的畫全部是一個人的作品。

青青在仔細地看完每幅畫後,對爸爸說:「爸爸,這個畫家的畫真好。」

爸爸覺得很納悶,孩子怎麼會知道是一個人的作品,他問孩子:「是嗎?你覺得好在哪裡啊?」

孩子回答道:「這些畫的顏色搭配很好看,筆法也很大膽。」爸爸聽了孩子的話,滿意地笑了。

很多孩子不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怕說得不恰當,會受到父母的責備。而青青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和青青的爸爸平時鼓勵孩子勇於發表意見是分不開的。

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調動自己的思維能力,用合適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人,這是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體現,因為孩子會對自己的問題和表達方法進行縝密的思考。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04 對孩子講一些益智故事

益智類的故事和資料很多,真人真事和寓言故事都有涉及。父母通過給孩子講這些故事,互相討論感興趣的話題,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隻小貓咬住了一條小魚,小魚媽媽懇求小貓將自己的孩子放了,小貓說:「你猜我會吃了你的孩子嗎?如果你答對了,我就會放了它。」

小魚的媽媽想了一會兒,說:「你想吃掉我的孩子。」

小貓興高采烈地說:「我如果將孩子還給你,你就說錯了,所以我現在要將小魚吃掉。」

小魚的媽媽立即說:「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剛才我猜對了。你就該信守承諾將孩子還給我。」

小貓被小魚媽媽的話弄得糊里糊塗,只好鬆了口,小魚的媽媽便帶著小魚離開了。

父母引導孩子從故事中看出小魚媽媽的聰明,她利用小貓和小魚思考前提的不同,抓住小貓邏輯思考上的漏洞,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這類故事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05 和孩子玩一些益智類遊戲

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課堂。

生活中,孩子一般都喜歡遊戲,如果父母在遊戲中注入益智因素,有助於促進孩子思維力的發展。父母經常和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既能溝通親子感情,又可促進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

如父母利用節假日的時候,舉行一些智力競賽之類的遊戲,可以邀請孩子的一些朋友一起參加。

每個週末,聰聰的媽媽都會邀請孩子的小夥伴來家裡做遊戲。她會為孩子們準備很多謎語,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並培養孩子的推理及想象能力。她還鼓勵孩子們彼此提出謎語,推想答案。

偶爾,媽媽也讓孩子用撲克牌做數字遊戲,鍛鍊孩子的思維。她還特意買了象棋,讓孩子在下棋中鍛鍊思維力。在媽媽的引導和幫助下,聰聰的智力發展得很順利。

在遊戲中,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思考,運用推理、比較、概括的方法,去促進思維的發展。要鼓勵孩子多動手、多動口,全面促進和訓練孩子的思維。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06 允許孩子標新立異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允許孩子標新立異,因為標新立異是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表現。

有一個推理故事是這樣的:江上有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通過需要5分鐘。橋的中間是個亭子,裡面有個看守者,他每隔3分鐘就出來一次,看到有人通過,就會讓他回去,不准他通過。

有一個聰明的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從東往西過橋,走了兩分半鐘就轉過臉來往東走,當看守者出來的時候,他就能掉過頭來過橋了。

如果不破除常規,是無論如何也過不了橋的。

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換種考慮問題的思路和角度,經過合理的分析和整理、歸納,設想新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於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未來孩子會怎麼只有等到他們成長為人之後才知道答案,身為父母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為他打開好的基礎。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用心澆灌孩子的成長。相信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END-

留言 ✍

教育不光是學校的事

更是家庭教育影響的結果

關鍵在於家庭、在於父母

你怎麼看呢?

留言一起聊聊吧~

這個世界正在淘汰,沒有思考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