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多少喜愛詩詞的人,被這兩個字難住?

談起詩詞,最讓人頭痛的,想必就是它的格律了吧,它讓很多喜愛詩詞的人望而卻步,不再敢於去嘗試寫一首抒發內心感受的詩詞,總擔心寫得不好。而談起格律,最難住人的怕是“

平仄”二字了吧。那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給你仔細地談下平仄。

古往今來,多少喜愛詩詞的人,被這兩個字難住?

露珠靜美 啟我詩情

先從平仄聲的發展歷史談起,據學者陳寅恪的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後,印度三聲說傳入中國,因為中印語音的比較區別,人們逐漸發現了聲調。後有沈約受三聲說啟發,並結合琴韻音律,創造歸納出“四聲”,並撰寫《四聲譜》,後經王融,劉韜,元競等用不完全歸納法完成四聲二元化,就誕生了平仄。而就平仄的誕生,後來人經過詳細的數學分析研究出,平仄是具有片面性的。就平仄的片面性,小編也可以稍微談一下:浙江詩人王無童先生在《我對詩平仄的管見》一文中談到:“音樂的低、沉、緩慢和高低的變化就產生悲哀。高、強、有力,節奏明顯有連續,就產生昂奮進。輕、柔、平、和、有跳躍感,就產生輕鬆活潑。因此,詩歌只要進行音樂的朗誦,又大大超過漢語四聲抑、揚、頓、挫,對詩歌產生音樂美的作用。”同樣鮮明提出了“詩的音樂美不應侷限於平仄格律”。

古人云:“能浮舟,亦能覆舟。”調配平仄,雖然可以增強詩詞的節奏和語言的表現力,展現聲樂之美。但也不能視其為一條準繩,將自己捆綁住,束縛自己的思想。

龔禎熊先生也指出了“第一聲與第二聲”、“第三聲與第四聲”其音調性質是大有不同的。同類不同調交替,也可使人感到音韻和諧。比如“誰知盤中餐”雖然為五連平,但因“誰”與“盤”為第二聲,音韻並不單調。

四聲二元化產生了平仄,缺點甚多,因此,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幾乎延續了1500多年。清末民初,陳獨秀,胡適等人批判了平仄聲的片面性。隨後孫大雨,聞一多等開始新詩格律研究。人們冷落了平仄聲問題。所以說,每個格律詩愛好者都需要重視平仄的片面性問題。

再接著談平仄的演變。古音的平仄和今音的平仄又有所不同,古時的平仄由四音的發展而來,

而在此要先解釋下四聲,四聲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四聲包括了:

(1)平聲(中平調),包括上平和下平。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升調)。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降調)。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短調)。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到後世已經用得很少了。

《康熙字典》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讓我們可以知曉古代四聲的大概。因此古時的平仄,即為平聲為平,上去入三聲為仄。而就今天的

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有四個聲調

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

陽平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寫的時候看情況可以把它歸入仄聲;

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

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在此,古音和今音的對照,大概是這樣分的:普通話的第一第二聲約等於古音的平聲,普通話的第三第四聲,約等於古音的仄聲。也就是說,愛好詩詞的人,可以按新韻來寫,研究比較深入的,則可按照古韻來寫。當然了,我覺得也可不安平仄來,詩詞有俗雅,並無美醜之分,你寫得如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獨特的欣賞,不是嗎?況且古人的傳承下來的東西,來自古人不斷的創新,那麼你寫的東西,不也是一種創新嗎?

古往今來,多少喜愛詩詞的人,被這兩個字難住?

秋葉臥地 落盡浮華

(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點個贊給我個鼓勵吧:如果你覺得小編寫得好,轉發分享給更多愛好詩詞的人:如果你有什麼話要和小編說,評論留個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