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喊話「活下去」 但郁亮還說總體市場規模仍很大

“活下去”,是萬科9月28、29日2018年秋季例會的主題。在嚴調控去槓桿的當下,房地產行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任何一絲悲觀情緒都可能蔓延。

房地產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關頭,這是業界共識。融資的收緊疊加調控的趨嚴,一些中小房企出現債務違約,部分前期過熱的城市出現回調,都讓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感受到了一絲寒意。

萬科對市場的反應向來敏感,2008年,正是萬科首先按照市場邏輯全線調價;2012年,也是萬科率先提出行業將進入“白銀時代”;這一次喊話“活下去”,會是房地產行業的又一次轉折嗎?

万科喊话“活下去” 但郁亮还说总体市场规模仍很大

萬科的憂思

一位接近萬科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次例會強調的是收斂、聚焦,與9月南方區域例會上所談到的內容沒有太大區別。萬科向來有憂患意識,早在2012年就已經提出了“白銀時代”,這一次也是對內強調要保持危機感。

在9月萬科南方區域例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指出,儘管萬科在2012年就判斷行業進入“白銀時代”,但這只是一種預測,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真正的轉折。而今天,我們可以說轉折實實在在到來了。

鬱亮當時提出,之前我們對開發業務一直很有信心,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我們中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2008年的政策調控,很多人對最基本的市場信號沒有反應。在政策調控後,我們發現自己失去了發現客戶的能力,產品力也在不斷削弱,管理動作根本沒有考慮如何應對政策調控,因此四個區域需要對開發業務進行梳理。

鬱亮定下的目標是,2018年堅決完成6300億元年度回款。而目前6300億元回款完成僅不到一半,今年任務還很艱鉅。萬科今年上半年的回款率表現的確有提升空間:即時回款率64.8%,而中國海外發展的數據則是89%。

鬱亮說,萬科要收斂和聚焦,這是應對轉折點的最好方法。“只有收斂和聚焦,我們才能應對正在發生的轉折;沒有收斂和聚焦,我們就很容易在轉折點中被淘汰。這麼做有可能會失去機會、錯判形勢,但這是我們的選擇。”

對於萬科的開發業務而言,或許還沒有到最壞的時候。截至2018年6月底,萬科持有的貨幣資金為1595.5億元,且萬科今年拿地的步伐仍然相當堅決:克爾瑞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萬科斥資1067億元拿地,僅次於碧桂園;而就在昨日,深高速還披露了萬科增資29億元,介入梅林關城市更新項目的投資、開發和經營。

行業的大勢

房地產行業告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這是行業共識。事實上,不僅僅是萬科對行業發出憂思,碧桂園、恆大等企業也有所動作。

《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近日,碧桂園各區域將會對部分去化不佳、未達正負零的項目減少開工。在此之前,碧桂園就明確提出調整發展策略,控制發展速度。通過減少非操盤項目,提高良性權益佔比,同時在拿地方面將更加慎重,聚焦現有項目運營。

恆大則吹響了降價打折的號角。據媒體報道,自8月30日至10月8日,恆大針對旗下280個城市646個樓盤推出了特惠活動,全國住宅樓盤全部8.9折、全國商鋪6折起。首付款可以分期,最低首付僅需5%。

“為了回款,為了現金流,適當降價並不是壞事,畢竟只有賣房子的錢是不需要利息的。”一名房企策略分析師如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大環境的確在變,但站在理性的角度,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這個時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名大型房企、中型房企的投資崗和營銷崗人士,比較折中的意見是,這個行業還能活下去,而且對於大型房企,“這或許還是最好的時代”。

“它們還是能夠借到錢,而且一些大型房企仍在逆週期拿地。”一名中型房企投資崗人士指出。

可以觀察到的是,2018年8月,華潤置地在南昌、廣州、東莞、肇慶、瀋陽、青島、上海、阜陽、惠州、哈爾濱、南寧及泰安等地收購了15幅地塊,總樓面面積約427.29萬平方米。集團就相關土地收購應付的權益土地出讓金約為人民幣155.12億元,這家長期徘徊在十名左右的房企正在重金攬地。

而事實上,也不僅僅是華潤一家,今年龍頭房企除了萬科、碧桂園,保利、中海還有龍湖等,拿地的步伐也十分迅猛。

再回到萬科的角度去審視這個行業——2018年萬科中期業績推介會上,萬科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城鎮化進程還沒有完成,這個行業的空間還有,容量仍然很大。我們在衣食住行或城市中關於空間、關於不動產的各種服務的需求還是非常大,所以我們對整個市場、對我們自己的業務前景還是有基本信心。

疊加萬科的投資動作,我們不難看出萬科對這個行業的預判——行業處於調整期,但還能有所作為。“未來市場有可能不會増長,總體市場規模仍然很大,靠什麼讓消費者選擇你?要靠性價比、產品和服務的能力。”這是鬱亮在那場南方例會上所談到的一個方面,只不過都被選擇性忽略了。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