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統訓練原來可以這樣做!

有寶媽說,我家孩子都4歲多了,怎麼連收拾自己的玩具都不會啊!眼瞅著同齡小孩幫家長擦桌子、澆鮮花,寶媽再也坐不住了!懷疑孩子是感統失調。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感統訓練這件事。

孩子的感統訓練原來可以這樣做!

什麼是感統

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 是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信息輸入組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的反應。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3-6歲是感統失調最佳的矯正期,6-12歲是彌補期,12歲之後,孩子的感覺統合就基本定型,難以再矯正。

孩子的感統訓練原來可以這樣做!

感統失調雖然不是病,但是如果某個階段過於遲緩,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就會出現不協調,孩子在尋求矯正和刺激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些不良反應,比如:

嬰兒期的寶寶不喜歡被人抱;

每次洗澡都哭鬧不止;

孩子很聰明,但是注意力無法集中;

讀書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

不肯盪鞦韆,不肯滑滑梯,不肯參與小朋友的遊戲;

孩子很好動,一天到晚一刻也不閒……

你有沒有想過,上述這些行為並不是因為你的孩子不乖或者笨手笨腳?其實,有可能是他的感覺統合出了問題。

感統失調錶現

1、視覺統和失調

閱讀時跳字、串行、顛倒順序;寫字時偏旁部首顛倒;不會做計算;看錯題抄錯題。

2、聽覺統合失調

經常忘記學校佈置作業;對別人的話充耳不聞;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3、觸覺統合失調

不喜歡接觸新事物,孤僻不合群,粘人愛哭;偏食和挑食;喜歡吸吮手指;甚至討厭洗臉、理髮、洗澡等日常活動。

4、平衡統合失調

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容易跌倒;方向感不強;易將鞋穿反;愛暈車。

5、本體統合失調

平衡能力差,動作協調性差,步跳躍動作不協調,閉眼愛摔跤。有些孩子語言發展遲緩,表達能力差。容易駝背,近視,過分怕黑。精細動作做不好,比如繫鞋帶、扣扣子、用筷子,心情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狀態。

6、前庭統合失調

這種孩子比一般孩子更能給家長老師添麻煩。他們不聽指揮;左右腦思考陷入混亂;嚴重者會有語言障礙;邏輯能力陷於混亂中。上學之後不能安靜聽講,愛搞小動作,惡作劇,擾亂課堂紀律。

可以在家玩的感統訓練

(5歲左右的小朋友)

01

酸甜苦辣

用筷子沾點醋或檸檬汁、糖、苦瓜汁、辣椒、鹽等,給寶寶吃並告訴寶寶這些味道的名稱,如:辣的。味覺的訓練越小的寶寶效果會越好,1歲內的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是長期的輸入,孩子的味覺會很靈敏。

02

小飛機

家長平躺在床/地板上,兩手掐住寶寶的腋窩下,讓寶寶慢慢“起飛”,向前飛,向後飛。飛到左邊再飛到右邊,讓寶寶體驗舒適的飛翔感覺。

03

打悠悠

家長坐在椅子上,並齊雙腿雙腳,將寶寶放在你的腳面上近腳踝處,面朝你。家長抓著他的手,緩慢的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孩子的感統訓練原來可以這樣做!

04

投球

把家裡的廢報紙揉成球,放個臉盆在不遠處,示範孩子“投球”,這個遊戲可以玩到很大,等孩子大一些適當調整球的大小和筐子的遠近。報紙球還可以滾啊、踢啊、丟啊,撿啊,爸媽們可自行開腦洞。

05

走直線和曲線

在地上劃一條直線,讓孩子伸平胳膊狀保持身體平衡,踩著直線行走。熟練後,可改成曲線或頭頂東西,增加遊戲難度和趣味性。

06

坐籃球

2歲以上孩子可以把籃球當座椅,例如坐在上面保持平衡聽故事,4-6歲孩子可以延伸到坐在籃球上欣賞音樂、頭頂書保持平衡。避免摔倒,雙腿與雙腳要求併攏。

孩子的感統訓練原來可以這樣做!

07

聽指令做動作

3歲的寶寶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兩步指令如:舉手彎腰,3-6歲的孩子可以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動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動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如果孩子感統失調情況嚴重,您就需要諮詢專業的訓練機構了。太優優能訓練課程是專為3-12歲中國幼兒研發,以提升兒童綜合能力為主要宗旨,圍繞這一核心目標,運用感覺統合訓練、視聽知覺訓練、表達能力訓練等多種訓練方法,來大幅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幫助孩子打造更堅實的基礎。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領取太優競思體驗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