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科記憶口訣|醫學心理學,你一定用得著~

鄉村全科記憶口訣|醫學心理學,你一定用得著~


醫學心理學對於鄉村醫生來說,學起來既抽象又難懂難記,考試又往往佔有一定的比例分值,因此,特以人衛版鄉村全科大綱為藍本,編寫口訣,供大家參考學習!

醫學心理學口訣

心身社會認知評,調節情緒和個性

心理健康多意義,防治發展促文明

智常情好人和諧,標準適境人格整

激源社職環心文,適度維持生心能

長期應激心身病,加重病情復發生

消調可控提應對,防放安慰心理通

心身疾病原高冠,潰哮功血和癌症

A型冠心C型癌,診斷明確器質性

【解釋】

一、醫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掌握)

1、心身統一的觀點——最核心的觀點,醫學心理學存在的前提。

2、社會對個體影響的觀點——一個完整的個體不僅是生物的人,也是社會的人。

3、認知評價的觀點——心理社會因素能否致病,還取決於個體對外界刺激怎樣的認知和評價。

4、主動適應與調節的觀點——是個體保持健康和抵禦疾病的重要力量。

5、情緒作用的觀點——良好的情緒是健康的基石

6.人格特徵作用的觀點——對人格的研究,使醫學心理學更具特色。

二、心理健康的意義

1、有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疾病呈上升趨勢,心理衛生運動的開展,可以減少心理疾病的發生,有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2、有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的發展。

3、有助於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三、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

1、智力正常——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

2、情緒良好——情緒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心理健康者應保持愉快,開朗,性格。

3、人際和諧——是心理健康必不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徑。

4、適應環境——能否適應變化的社會環境是判斷一個人心理上是否健康的重要基礎。

5、人格完整——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成人保持人格的完整,培養健全的人格。

四、心理應激的應對(掌握)

1、應激源

(1)社會性應激源——包括應激性生活事件,日常困擾,重大變故,文化衝突等

(2)職業性應激源——指人與工作崗位的要求不適應而造成的。

(3)環境性應激源——指特殊環境,理化和生物學刺激物。

(4)心理性應激源——挫折、心理衝突是人產生緊張狀態和情緒反應

(5)文化性應激源——指因語言、風俗習慣改變引起。

2、心理應激對健康的影響

(1)積極意義——適度的心理應激是人成長和發育的必要條

(2)消極作用——長期或強烈的應激反應會引起心身疾病和生理障礙。

3、心理應激的應對方法

(1)消除、逃避或迴避應激源

(2)調整對刺激事件的認知

(3)增加可控性和可預測性

(4)提高自身應對能力與經驗

(5)採用自我防禦機制

(6)學會放鬆和自我調節

(7)確定社會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種有效的應對資源。

(8)請心理治療師幫助,必要時選用適當藥物。

五、心身疾病(掌握)

(1)心身疾病——包括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哮喘、功能性子宮出血、癌症等。

(2)“A型行為類型”=(和冠心病發病有關)

(3)“C型行為類型”=防禦——癌症易患人格

(4)心身疾病的診斷要點——是軀體的器質性疾病,不是心理障礙或情緒不良。

心理干預口訣

方法精分行為人,精分自聯夢移情

行為療法二勢力,脫敏衝擊厭三種

心理諮詢有多種,門電互信專題整

諮詢手段宣洩領,自我控制自信通

技巧問聽和同感,解釋面質和真誠

【解釋】

1、心理治療的性質——自主性、學習性、實效性

2、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精神分析法-,行為療法,以人為中心療法。

(1)精神分析法——①自由聯想;②夢的分析;③移情。

(2)行為療法——被稱為第二種勢力。

①系統脫敏法(恐怖症)——癔症

②衝擊療法(恐懼症)——滿灌療法,徵得患者同意,在其所怕的環境中呆上兩個小時,且徵得患者同意,治療時應在現場嚴密觀察與適時終止。

③厭惡療法——基本上是“處罰”消除法,即依據“負性條件”消除目標行為,

(3)以人為中心療法

(1)保密原則——學術交流中隱去其真實姓名。

(2)真誠原則

(3)中立原則——讓來訪者自己做出決定。

(4)迴避原則——親人和熟人均應在治療中迴避

4、心理諮詢的方法(掌握)

(1)門診心理諮詢——與來訪者直接見面,諮詢較深入,效果較好。

(2)電話心理諮詢——多為處於急性情緒危象或企圖自殺的人,比較方便。

(3)互聯網心理諮詢——突破地域限制,深入分析求助者的問題並討論。

(4)專題心理諮詢——針對公眾關心的心理問題,在報紙、電臺等,具有心理衛生宣傳作用。

(5)信函心理諮詢——多為外地或本地出於保密者,進行安撫。最終還會門診諮詢。

5、心理諮詢的手段(掌握)

(1)宣洩——指來訪者將情緒與行為傾訴給諮詢人員

(2)領悟——在諮詢人員的幫助下,全面認識其心理障礙的過程。

(3)強化自我控制——接觸某種自我行為對自身的禁錮,從而獲得內心的和諧。

(4)增強自信心——是心理“通”的最高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