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北京東單九號院,是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所在地。百年來,從這裡畢業的莘莘學子,已成為中國醫學界的脊樑。現在,他們又彙集在這裡,為每一位中國老百姓,用平實簡單的語言,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

夏天到了,全國各地的氣溫都是一路飆升。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一不小心,便會引發中暑。尤其是長時間從事戶外工作的人群以及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大家千萬不要覺得中暑是一件無所謂的小事,一旦應對不當,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怎樣應對中暑。

中暑是什麼?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從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中暑的發生和天氣密切相關。在醫學上有中暑的氣象閾值之稱:如果日平均氣溫>30℃或相對溼度>73%,發生中暑的幾率會明顯增加。當氣溫和溼度條件同時存在時,中暑發生率可進一步增加。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上表中介紹了關於氣象閾值的定量表示,縱座標為溫度,橫座標為相對溼度,應用溫度和溼度運算得出的數值即為熱指數,其和熱射病(最嚴重的中暑)的發病率呈正相關性。當熱指數>41,熱射病發病率明顯;當熱指數>54,極易發生熱射病。所以在桑拿天,即使外界溫度不太高,但在溼度比較大,熱指數也可以升高,因此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時體溫的高低和中暑的嚴重程度是相關的。也就是說體溫越高中暑就越嚴重,如果體溫超過40度甚至達到42度,這就是相當危險的信號了。人體核心體溫超過40℃,中暑病死率可高達41.7%,若是體溫超過42℃,病死率更是高達81.3%。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與感冒發燒造成的高體溫相比,中暑導致的是一種被動的體溫升高,它是由於外界的高溫超出了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使得我們的體溫升高,如果不及時干預,人體的體溫可以升至42度以上;而感冒或其他疾病所致的體溫升高是一個主動過程,是由於外界病原入侵或人體自身產物所致的體溫升高,一般不會超過41度。

中暑的分類

所幸,並不是所有的中暑情況下,體溫都會升到這麼高。按照中暑的嚴重程度不同,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幾種情況。只有在熱射病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死亡。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則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就像我們感冒時發低燒的感覺差不多,並沒有特徵性的表現。

輕症中暑:除上述非特異性症狀外,體溫往往高於38℃,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和鹽分,也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熱痙攣:是一種短暫、間歇發作的肌肉痙攣,常發生於初次進入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量過大時

。可能與鈉鹽丟失相關,多見於大量出汗且僅補充水分者。前不久世界盃足球場上的球員們動不動抽筋倒地,其實就與熱痙攣相關。

熱衰竭:指熱應激後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徵。嚴重熱應激情況下,體液、體鈉丟失過多,水電解質紊亂,會出現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噁心和嘔吐,有時可表現出肌肉痙攣、體位性眩暈和暈厥。但此時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熱衰竭如得不到及時診治,可發展為熱射病。

熱射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人體體溫往往大於40攝氏度,是非常嚴重的臨床急症,需要緊急處理。

不同類型的中暑該如何急救?

先兆和輕症中暑:

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熱痙攣: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臥,補充鹽水或飲用電解質溶液。輕症者可口服補液鹽,脫水者應靜脈輸注生理鹽水,並做好積極轉運準備。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熱衰竭和熱射病的急救原則:迅速降溫;當血容量嚴重減少、電解質紊亂時需靜脈輸液;應該第一時間送至醫院。醫生主要會採取如下措施: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溫度,二是血液淨化,三是防治DIC。

從上面可以看到,無論哪種類型的中暑,最根本治療的兩個關鍵就是降溫和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這對於患者來說是救命的措施和手段。早期有效治療是決定預後的關鍵。一定不要等到救護車或者到達醫院後才開始救治,這樣往往浪費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如何預防中暑

1、適當飲水,注意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2、戶外活動,應儘量避開中午前後時段,戶外活動應儘量選擇在陰涼處進行,合適穿著輕薄、色淺衣物,攜帶防暑藥品。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3、駕車出行,注意控溫。如高溫時駕車出行應注意車內溫度,不要為了省油而不開空調,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4、特殊人群需要特別注意。夏天高溫季節,對於老年人、兒童、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在高溫季節要不僅要儘可能地減少外出而且要給予特別關注,在室內也必須控制合適的室溫,服用防暑飲品,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徵兆。

如何預防職業中暑

首先要向在大熱天裡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但從一個醫生的角度還是希望能把中暑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無論是哪一個行業,只要存在高溫高溼無風的環境中工作的人群都屬於中暑的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預防。

炎炎夏日,小心中暑!

1、 關注天氣預報,特別是氣溫溼度兩個指標,如果氣溫大於37度,即使溼度不大也很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如果溼度很高,氣溫大於30度就可能出現中暑,要早做預防

2、 工作時注意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要注意儘量縮短在高溫高溼環境下的停留時間,交警同志可以利用遮陽傘來減少陽光的直射,有一些行業例如建築工人或鍊鋼廠的重體力勞動者更要做好預防工作,甚至可以交替工作,嚴格限制在高溫高溼環境下的停留時間。

3、要注意到人體對於高溫天氣是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在剛剛開始此類工作的時候要循序漸進,讓機體逐漸適應高溫的天氣。一旦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中止工作,儘早進行救治,不建議“輕傷不下火線”這樣的想法。

劉繼海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急診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全國委員、北京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委員。

從事醫學模擬教學工作多年,經驗豐富。擔任美國心臟病協會基礎生命支持和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課程中國區域主任導師,兼任中國醫學教育協會醫學模擬教學分會全國委員,兼任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後醫學教育委員會醫學模擬教育專家委員會副總幹事。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

“東單九號院”只做科普,不做診療。如有疾病,請儘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