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吃糖,怎麼會得糖尿病?

北京東單九號院,是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所在地。百年來,從這裡畢業的莘莘學子,已成為中國醫學界的脊樑。現在,他們又彙集在這裡,為每一位中國老百姓,用平實簡單的語言,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

葉太醫

皇上,您得糖尿病了。

皇上

不可能,朕從來不吃糖!

葉太醫

您看,您的空腹血糖兩次高於7 mmol/l (126 mg/dl)了,就可以確診糖尿病了。

皇上

朕好好的,一點感覺都沒有,怎麼會有病!

糖尿病,其實應該叫糖血病,血液裡糖濃度高,就可以診斷了。不過最開始還沒有發明抽血檢查的時候,有醫生觀察到這些病人多飲多尿,排出的尿特招螞蟻和蒼蠅 (那會兒隨地小便很常見的啦)。螞蟻蒼蠅最愛啥?糖唄!就有大膽的醫生(據載是唐代名醫王燾)親自去嘗一嘗,果然如此,尿是甜的。等以後有條件測量血裡的糖了,確認血糖是高的。

大部分糖尿病是II型糖尿病

,跟I型糖尿病有很大不同。這篇文章裡的糖尿病我們就專指II型糖尿病。

先有高尿糖還是先有高血糖?

是血糖先高的。正常血糖範圍:空腹:70-100 mg/dl (3.9 -5.5 mmol/l);餐後兩小時:<=140 mg/dl (7.8 mmol/l). 正常情況下,尿裡是不含糖的。但是當血糖>=180 mg/dl (10 mmol/l)時,它就超過了腎臟過濾回收糖分的極限,糖就出現在尿裡了。血糖越高,從尿裡漏出去的糖就越多。越多糖濾出,它就帶走越多的水,所以尿量增加。尿多了,人失水,會口渴,多飲水。如果高血糖沒有控制,多喝水也不能跟上多尿,人還是會脫水。多尿還會帶走電解質,造成低鉀低鎂,引起腳抽筋。嚴重脫水可影響腎功能。所以多飲多尿,說明血糖已經很高了。此時一定要補液,控制血糖。血糖過高,會

抑制免疫系統,增加感染幾率,而且延緩傷口癒合

如果血糖已經高於正常,但還是多數情況下低於180 mg/dl (10 mmol/l), 那這個人就不見得會覺得異常。所以很多糖尿病是在常規體檢時發現的,很多人覺得一切正常,不相信自己有病。那感覺沒異常就沒事了嘛?不是的。雖然血糖沒有高到引起多飲多尿,但長期高血糖會造成循環系統病變,尤其是末端小血管變化,從而造成糖尿病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腎病,外周神經病,糖尿病病足,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血糖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得併發症概率越高。一旦併發症發生了,很多是不可逆的。糖尿病能造成這麼多器官病變,所以它被稱為“隱形殺手” 是有道理的。 控制血糖非常重要,血糖控制好了,可以避免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惡化。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01

空腹血糖≥126 mg/dl (7.0 mmol/l)

兩次以上

02

隨即血糖≥200 mg/dl (11.1 mmol/l)

03

75克糖耐量試驗:2 小時血糖≥200 mg/dl (11.1 mmol/l)

04

糖化血紅蛋白≥6.6%

只要符合上述任意一條,糖尿病就可確診。

如果血糖稍微高於正常,但還沒有達到上述標準,就是糖尿病前期

血糖為什麼會高呢?

這就得從胰島素說起。在胃的後面貼後背有個器官,叫胰腺

。它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助消化。另外,胰腺裡散落著小島一樣的細胞群,叫胰島,這裡的細胞分泌激素調節血糖代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胰島素。 一般我們所說的糖是有甜味的單糖或蔗糖,但是碳水化合物(又稱澱粉類食物)被吸收分解後,在體內也變成糖。

我不吃糖,怎么会得糖尿病?

胰腺和胰島

胰島素是糖代謝的總指揮。比如說,一個人一頓吃了一大碗米飯,米飯在胃腸道分解,吸收到血裡就變成糖了。胰島素指揮人體代謝糖來提供能量,如果糖有多餘,胰島素幫助它轉化成糖原或脂肪儲存起來。當這人以後餓肚子的時候,胰島素和其它激素一起,再把儲存的能量變成糖,給身體供能。

我不吃糖,怎么会得糖尿病?

從人類歷史上來看,幾千年來人類過的都是飽一頓餓一頓的日子呀,有胰島素幫助身體在豐收時儲備餘糧,在災荒時利用起來,就能抗饑荒。如果沒有胰島素,人體又浪費又不能儲存能量,饑荒到來不就容易餓死嘛。 可惜現在食物充足,每日三餐吃得飽飽的,而且人體不用出門打獵,坐沙發上刷手機,需要的能量少多了;多餘的能量不利用,都轉化成脂肪了。身上,尤其是內臟周圍的脂肪增多,會讓胰島素的功能降低, 這就稱之為胰島素抵抗

我不吃糖,怎么会得糖尿病?

為保持正常血糖,胰腺最開始的反應是提高胰島素的產量。但是胰腺或者隨年齡退化,或由於其他原因受損,到一定時候就實在無能為力分泌足量胰島素了,血糖就開始升高,糖尿病慢慢就來了。 可見,糖尿病的產生說到底是胰島素不夠用了,是胰島細胞不夠強健了

糖 • 尿 • 病 • 攻 • 略

有人說:我不胖,怎麼會有糖尿病?

這還是要從胰島素的供需平衡來看。可能你的胰腺分泌胰島素能力先天就是弱。比如早產兒成年後得糖尿病的概率就高,這可能跟他們的胰腺沒發育好有關。家族遺傳因素很重要。有的家族胰腺功能特好,你吃成個300斤的胖子照樣血糖正常;有的家族胰腺功能先天不足或後天損耗太快,那即使是瘦子也會得糖尿病;有的家族即使人不胖,但是有胰島素抵抗,也容易得糖尿病 。所以如果父母雙方都得糖尿病,尤其是年齡較早得的,那孩子以後得糖尿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不過不要洩氣!遺傳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另外一大部分是你的

生活習慣,這部分你是可以控制的。

糖尿病怎樣預防呢?

我們很難改變自己胰島細胞的強弱,也不能改變胰島細胞隨著年齡變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想辦法降低對胰島素的需求量。比如說,降低食物裡的糖和碳水化合物多運動,讓肌肉更好利用糖;保持體重睡好覺減少壓力等等。睡覺和壓力跟血糖有關嗎? 有的。睡不好覺或壓力過大,人體應激激素(皮質醇)增加,會抵抗胰島素的作用。輕度糖尿病在早期可以通過改變飲食和增加運動來控制血糖。不吃藥能控制多久?這應人而異。有的人可以用飲食控制糖尿病達十年之久,有的人可能幾個月都不到。

我不吃糖,怎么会得糖尿病?

自 • 檢 • 攻 • 略

因為糖尿病可以是完全無症狀的,發現有糖尿病時你可能不知道到底得這病多久了。所以糖尿病篩查很重要。以下列表是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年的指南,推薦對以下無症狀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

01

1. 高體重者( 亞洲人BMI指數>= 23)合併以下一個以上危險因子:

a. 直系親屬有糖尿病

b. 有心臟病

c. 有高血壓(血壓高於或等於140/90 或在吃降壓藥的)

d. 高膽固醇 (HDL <35 mg/dl (0.90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 250 mg/dl (2.82 mmol/l)

e. 患多囊卵巢的婦女

f. 長期不活動的人

g. 其它:如重度肥胖

02

糖尿病前期的人,每年都要檢查

03

有妊娠期糖尿病歷史的婦女, 每三年檢查一次。

04

普通人群,45歲開始檢查

05

如果檢查結果正常,那麼至少每三年再查一次。如果有多個糖尿病危險因子,檢查就要酌情更頻繁

請對照一下以上人群,如果你滿足其中任何一項,就該去看醫生篩查糖尿病了。早發現, 早控制,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回到文章開頭皇上這個大豬蹄子,雖然他感覺一切正常,還是可以得糖尿病的。接下來需要評估病的嚴重程度和他的生活習慣,以決定要不要開始用藥治療,而且長期隨訪是必須的。

皇上

所以吃糖能吃出糖尿病嗎?

葉太醫

不一定,看您的胰島細胞有多強了。

皇上

如果朕已經有糖尿病了,可以吃糖嗎?

葉太醫

可以,難得吃一點不要緊的。

皇上

朕中秋節可以吃月餅嗎?

葉太醫

皇上您想吃也是可以的,一年就一次中秋節。最好一次吃小半個,而且吃鮮肉月餅比吃豆沙蓮蓉月餅對血糖影響小些。

張美娟

醫學博士,1999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2002年獲美國密蘇里大學營養學碩士。現為美國賓州大學蘭卡斯特總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和其它腺體疾病的診治。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

“東單九號院”只做科普,不做診療。如有疾病,請儘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