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现在的手机普遍,不仅是成人使用手机,现在连很多未成年人都有了自己的手机,又到了开学季,学生们关心的可能不是没做完暑假作业,而是开学了不能玩手机了。不能再打王者和吃鸡了。虽然很多游戏有防沉迷但还是阻止不了对游戏的热爱。但是手机玩多了可能会有“多动症”。

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最近美国有研究发现,频繁的使用数字媒体(简单来说就是频繁的使用手机聊天啊、打游戏啊、看电视等。)的青少年容易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说简单点就是多动症,这个症状为,容易分心、过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看到这里小编慌了,小编就是经常难以专注而把工作做得不好被老板骂。)以及“难以控制自己不动”(我就是想动,不动我就不舒服)。

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事实上,研究现在的一些电子设备和游戏会不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这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些电子设备和游戏的更新速度过快。目前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美国研究人员研究了2600多为高中生,研究时间也花了两年。研究的对象都是没有ADHD症状(多动综合征)。

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研究人员统计了包括看视频、听歌、打游戏、发信息、浏览网页、和使用社交媒体等10多种数字媒体的频率。结果是约有一半多的学生都在每天“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调查结果是,每天频繁使用全部14种数字媒体(就是视频、听歌、打游戏、发信息、浏览网页、和使用社交媒体等)的学生中有10.5%出现了ADHD症状,经常使用7种的学生有9.5%出现ADHD症状。但是有些不怎么使用电子设备的学霸也有4.5%出现ADHD症状。当然,这个研究并没有证明什么因果关系,只是一个相关性的研究,虽然不能确定,但是部分学生出现这种状况,所以还是应该重视。

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而且,实验也是有局限性的,没有记录学生的日常,例如:不清楚学生父母在家上网的程度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以及没有收集学生的睡眠时间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简单的例子:长期睡眠不足也会降低专注力。

手机玩得越多,可能会越“多动”

除了会出现“多动症”以外,经常性获取网络信息也会导致思考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因为习惯了“索取”,自己不去思考,久而久之大脑就懒惰了。就像大家说的脑袋生锈了。反应不过来。

明知道手机玩多了不好,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90%的人都是这样,包括小编自己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节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