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古道石刻再現大坪山 上書「宣教」「公神」四字

大坪山“水尾宮”前池塘清淤,池底露出神秘石刻,上書“宣教”“公神”四字

海絲古道石刻再現大坪山

泉州網9月15日訊 (記者 林福龍 王盼琛 文/圖)因山線綠道整修,位於市區大坪山上的“水尾宮”前一口池塘水被抽乾後,池底露出一方石刻,上書“宣教”“公神”四個大字。經泉州文史研究人員初步考證,該石刻與“公神道”海絲古道名稱的由來關係密切,是泉州古代海絲之路的有力佐證。不過,山線綠道項目方表示,該池塘清淤結束後將恢復蓄水,這方石刻不久之後仍將藏身水底。

海丝古道石刻再现大坪山 上书“宣教”“公神”四字

“水尾宮”前池塘清淤,石刻浮出水面。

海丝古道石刻再现大坪山 上书“宣教”“公神”四字

“水尾宮”前池塘清淤完畢後,池塘將恢復蓄水,石刻將再度藏身水下。

因清淤池水被抽乾 池底石刻重見天日

該石刻位於市區東海街道大坪社區“水尾宮”前的池塘底部,由於山線綠道二期建設,池塘四周已圍起了鐵皮。

“就在昨天傍晚,路過大坪路時,我走近一看,嚇了一大跳!”今年55歲的李先生,平日喜歡研究地方文史,“通過一些資料知道大坪山有海絲古道的石刻,但一直不知道在什麼位置!”

記者站在位於大坪山山腰處的“水尾宮”前面,順著李先生所指方向看到,池塘裡滿滿的池水已被抽乾,在靠近大坪路一側池底處,一塊天然岩石上有石刻隱約顯現。經仔細辨認,石刻上書“宣教”“公神”四個字,下半部則被淤泥蓋住了。

“發現這處石刻後,我還特地沿著池塘旁的亂石靠近,拍了一些照片!”李先生說,此方崖刻全文應該是兩豎排書寫的“宣教李公神道”,共六個字,每個字約為40釐米見方,書體遒勁有力,陰刻於巨大岩石之上。

石刻佐證“公神道” 至今有近千年歷史

“所謂‘水尾’,就是水流尾之意,這個池塘本是大坪山山谷天然形成的蓄水之地。”李先生分析說,“宣教”為北宋年間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宣德郎置,為從八品文臣寄祿階官,“也就是說,這處石刻已有近千年歷史了!”

據泉州籍廈大考古學家、泉州灣宋代古船發現者、《古刺桐港》作者莊為璣教授考證,古代由後渚到泉州有三條大路,大坪山正位於兩條陸路中間。大坪山山谷中有連接兩條古大路的南北向山道,稱為“公神道”,而這處石刻的重見天日,也進一步佐證了史上泉州的海絲古道。

豐澤區政協文史委員郭柯柯家就住在大坪山上,從事泉州地方文史研究數十年的他介紹,大坪山是泉州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就是泉州城的交通要道所經之處。“歷史上的三條海絲古道均為東西走向,而大坪山上的古道則是南北走向,恰好起到串聯作用。”他還表示,這處水壩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當時有人發現這處石刻,只是水壩蓄水之後,石刻被水淹沒了。”

大坪山歷史遺存多 鄭成功曾在此屯兵

據悉,大坪山西北與靈山、瑞峰嶺、清源山毗連,東南的國公爺山連接大、小桃花山,逶迤至宋元古港後渚港。

“由於大坪山扼守泉州城交通要道,鄭成功當年進攻泉州城,選擇屯兵於此。”郭柯柯說,據《臺灣外記》記載,明末清初,鄭成功決定攻取泉州城,與其叔父定國公鄭鴻逵親率兵將,屯兵於泉州城塗門外的桃花山、大坪山作進攻泉州城的部署。

“從東海街道後亭社區處上山,就是‘金山寨’!”李先生說,相傳鄭成功的軍隊在這裡遛戰馬,“而這裡也是蒲壽庚觀天象之地。”由於國姓爺鄭成功與其叔父定國公鄭鴻逵屯兵於此,後來老百姓就以“國公爺山”來稱呼此山了。此外,附近還有鄭成功軍隊放牧戰馬的“飼馬山”、打造兵器大炮的“打鐵山”等,“這裡的歷史蹤跡,與大坪山的這處石刻,以及海絲古道均有一定的聯繫”。

清淤結束池塘復原

石刻仍將藏身水底

隨著此次山線綠道的建設,石刻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雖然此方石刻不知刻於何時,‘李公’又是何人,但畢竟它是泉州‘海絲古道’的一個見證,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保護。”李先生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這裡正在進行景觀提升改造,主要是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山線綠道二期提升項目指揮部陳經理介紹,二期項目有一處“成功驛站”,根據方案規劃,擬從水塘修一條道路與之相連,並對水塘周邊進行環境整修,“池塘周邊大部分將原樣保存,改造後池子蓄水,形成一處與山線綠道相配套的水體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