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高资产再撤资贬值,这招数搞垮对手,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用过了

经济战,贸易战听起来现代感实足的字眼,其实在古代这类情况也不罕见。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诸侯,迫于齐国的政治军事高压,很多国家只能承认他霸主的地位,可是也有几个刺头不服气的。

很正常,这世界到哪时都会有刺头,可这回带头鼻子里出气的是鲁国,梁国,后面还跟着一连串看热闹的小国。当年长勺之战,鲁国的曹刿“一鼓作气”把齐国狠揍了一顿,齐国这伤疤还常常作疼。虽然后来曾经扳回几局,但鲁国还是保持着较强的实力,始终是和齐国暗中较劲的对象。

炒高资产再撤资贬值,这招数搞垮对手,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用过了

这时轮到春秋时期军政界达人管仲出场了,他向齐桓公建议齐国上下由官员带头穿缟衣,上行下效,老百姓不用硬性规定,自然纷纷效仿。管仲又下令齐国禁止自产缟料,全部进口。

缟,是一种丝织品,主要产地在鲁国,所以称“鲁缟”,这样一来鲁缟供不应求,身价倍增。鲁,梁两国百姓看到有利可图,都开始放弃了农田耕作,都把精力扑在制作鲁缟上。管仲此时再添了把火,鼓励商人贩卖鲁缟到齐国,并且按量还给予补贴,这下鲁梁大地一片织机声声,谁都不愿意再去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炒高资产再撤资贬值,这招数搞垮对手,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用过了

鲁梁百姓自然是追利的,鲁梁国家领导人短视,见钱眼开,只图从商人头上抽取的税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管仲的经济圈套。

一年后管仲看到时机成熟,立马规定全国贵族,倡议百姓穿齐国本地产的纨衣,齐国再也不进口鲁梁的缟衣原料,封闭缟衣交易通道。

这下鲁梁两国乱了套,老百姓叫苦连天,堆积如山的缟衣没有了销路,返田耕作已经为时已晚,国家,个人的现金流陷入枯竭,全国又普遍缺粮,缟衣又不能当饭吃。被逼无奈去齐国购买粮食,管仲又乘机坐地起价,粮食卖给鲁,梁时价格比平时翻了几百倍,百姓在本国根本买不起粮食。

炒高资产再撤资贬值,这招数搞垮对手,几千年前老祖宗就用过了

鲁梁的百姓为了填饱肚子,明的暗的都往齐国跑,人口流失是诸侯国最难接受的事情,人都跑光了,农业,商业,税收,甚至军队国防都成无源之水。鲁,梁两国被迫就范,向齐国借粮,也相当于向齐国服软,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

国力比别国强过几头,有时可以兵不血刃搞垮别国,炒高别国资产或货币,然后釜底抽薪让其贬值,这些招数现在看来都眼熟,国人原来几千年前早就用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