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上将被非法关押七年,毛主席亲自批示他出狱,他却不愿意

说起刘震将军,他可是年少英才,1955年被授衔为开国上将时,年仅40岁。

但是要说到我军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可就不是刘震了,而是另外一位我军的青年俊杰肖华。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时,比刘震还年轻一岁,时年39岁。

这位上将被非法关押七年,毛主席亲自批示他出狱,他却不愿意

39岁就做了开国上将,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史上也堪称是一个不朽的传奇。关于肖华年纪轻轻就当上首长,那也是有不少趣闻的。

1928年冬天,苏区红军解放了肖华的老家江西兴国县,当时肖华可是一名革命积极分子。他带着几个小伙伴把红军便衣队引进了兴国城,还专门用木炭在那些反动分子的家门上做了记号,为红军将他们一网打尽立下了大功。

此后肖华当上了兴国县的团委书记。有一次毛主席去他们县进行土地革命培训,发现了肖华的革命领导能力,于是将他调进了红四军军部工作。1933年,在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上,肖华这个青年提议创建“少共国际师”,结果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

不久肖华就带头组建了一支由共青团组成的“少共国际师”,肖华成了这支新部队的政委,当时他还不满18岁。紧接着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肖华也率领着“少共国际师”北上抗日。

这位上将被非法关押七年,毛主席亲自批示他出狱,他却不愿意

话说在长征途中,有一位新加入红军的战士吴宗汉被派去给肖华当警卫员。当时吴宗汉很紧张,一直低着头不好意思看肖华,肖华亲切地问他:“你多大了?”吴宗汉回答:“20啦!”“嘿,你比我还大一岁呢!”吴宗汉听到这句话,猛地一抬头,果然眼前的这位首长和他年纪相仿,吴宗汉也就不紧张了,从此他们不仅是好战友也是好兄弟了。

1938年8月,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推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挺进冀鲁边。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队伍发展成了两万余人,建立了纵横15个县的抗日根据地。肖华因此成为了抗日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娃娃司令”。

抗战胜利后,肖华率领部队开赴东北战场。在这里他把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打得抱头鼠窜,全歼了杜聿明手下的整编二十五师,首创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次歼敌一个整师的先例。

以上种种都是肖华创造的战场奇迹。在建国后,尤其是文革动乱中,肖华受尽了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秘密关押了七年之久。但最后又奇迹般地复出,在当时也是很具有传奇色彩。

文革初期,肖华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由于林彪一伙想把总政变成自己的地盘,但肖华坚持原则不为他们所拉拢,所以上了他们的黑名单。1967年12月,在林彪、江青一伙的操纵下,造反派炮制了一份《关于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肖华的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其中罗列了肖华的“六大罪状”。

1968年初,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肖华极其秘密地关押在离总政不远的一个叫做松树胡同的小院里。从此,肖华“失踪”了。

这位上将被非法关押七年,毛主席亲自批示他出狱,他却不愿意

九一三事件后,林彪折戟。肖华的命运迎来了转机。1974年国庆节前夕,恰逢新中国建立二十五周年的庆典。中央军委拟定了一份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送毛主席审定。毛主席看了两遍都退了回去,没有说什么。等第三次送来时,毛主席还是什么也没说,提笔就写上了肖华的名字。

当造反派通知肖华出狱时,肖华却不愿意,他说:“当初你们为什么抓我?现在为什么放我?我要一个文字结论。”这下,关押他的造反派们慌了,只好请来了他的妻子王新兰,劝说肖华出狱。最后他在家人的劝说下,离开了那个关押了他七年之久的地方。

1974年国庆节,肖华“意外”地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重新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