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彥波八卦仙書13、出馬出道

常彥波八卦仙書13、出馬出道

【出馬出道】上一講講的是仙堂來源,本講講一講出馬出道。為什麼要講出馬出道呢?因為許多人不明白,就以為只有出馬才能看事,因此把這個問題講一講。

出馬與出道有很大區別,需要有仙緣者清楚這些。那麼有什麼區別呢?

其一從堂口上講,出馬者必須有堂口,這個堂口可以是清的、混的。而出道者可以有堂口,也可以無堂口(暗堂),也就是說,無堂有堂,有堂無堂。出馬者看事看病必須上香,而出道者就不用了,可以直接看事看病為人打災消難的。

其二從方法上看,出馬者是以仙家師父附體形式為人解除災難的,剛開始出馬者都是很靈的,但是過兩、三年後就不行了,並且最後仙家師父會離開弟子。而出道者基本上是以自己的本事來做事的,仙家師父只在旁邊指點,不附體的,開始看事看病不如出馬仙靈驗,但日後隨著弟子辛勤修習會逐漸好起來,並且會越來越準確的。

其三從利益上看,出馬者是仙家師父踩香火修功德完成自身圓滿,弟子得錢財。但是如果弟子的慾望無限的膨脹,做出許多違規的事情來,起初仙家師父會提醒的,如果是屢教不改者,仙家師父也就會離開的,所有的後果都要弟子一人來承擔。反之,如果弟子按照仙家師父的要求,如理如法地去做,師父們會安排好你後面的事情的,他們不會放棄你的,假使緣盡了,他們也會作為保家仙來在暗中保護你的。而出道弟子都是帶著一定的任務來到人間,他們大都要經歷大災大難的考驗,把心性磨得基本好了,才能出道的,不然就不會出的,直到弟子附合要求了,才能出的。仙家師父在一旁起指點與督促的作用,幫助弟子來修果位的,功德是弟子和師父按比例分的。

其四從環境上看,由於弟子們受環境的影響很深的,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能做到清心寡慾的人是少之又少。起初,看事看病時,沒有人知道你的道行,來的都是一些層次比較低的人,後來隨著道行的加深,看得準確度的提高,來的人層次也在提高,這時人的慾望也就隨之提高了,攀比心、虛榮心也就增加了,如果長此以往下去,貪痴嗔心就會強烈,弟子的這樣行為會嚴重影響仙師修行的,同時還為影響師傅的功德的,在這種情況下,師父就會將大堂散掉,重新去打弟子。而弟子的以前的冤親債主和在看事或看病過程中新結的債主們會同時來找你報復的,你沒有了保護神,所有的這些都得弟子自己來承擔,最後只能是孤貧的命運。出馬弟子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在出馬時,仙家師父會將弟子的冤親債主暫時驅走,以免影響看事看病,而新結下的冤親債主們因為有仙師在,他們也奈何不了弟子,也只能暫時按下,在暗處等機會出來報復。這時的出馬弟子,因為自己有仙道,看事準確,看病能好,開始滋生驕慢心,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很了不起的,這時,仙師會提醒弟子的,如果弟子不聽勸,師父也沒有辦法,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師父們看弟子在各方面越來越差,離要求越來越遠,就會放棄這個弟子,當師父走後,所有的債主們都會來討債的。而有的弟子用一些道符咒壓他們,這隻能解決一時之困,解決不了一世的。每個人都有走敗運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就會變本加利的來討還的。而出道弟子的所有冤親債主都是自己解決的,在出道看事看病所結下的所有冤親債主,他們也會定期解決的。不過也有的出道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也會出現象出馬弟子的那樣情況,但是他們的境遇和果報不會出現類似出馬弟子那樣的,最壞的果報是,變成一個普通人而已。

其五從行為上看,出道弟子都很低調的,如果他們不為人看事或看病,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帶有緣份的人,一般情況下和普通人是一樣的。在機緣沒有到時,他們是不會為人排解災難的。而出馬弟子都很高調的,動不動就說自己是什麼什麼轉世,什麼什麼臨凡。試想你是什麼轉世,什麼臨凡,有意義嗎?無非是炫耀自己,自命不凡而已。有的人說什麼自己是太上老君轉世,是玉皇大帝轉世。當你問他們是誰,都搞不清楚,轉什麼世呢?無非是神經病而已。當然也有轉世的情況,那是極個別的。其實真正的轉世是在身上有證據的,不是亂說就是轉世的。好比身上沒有七星,如何證明你是七星君轉世呢?其實大多數出馬仙所說的轉世身份都是假的,基本就是胡說八道。

綜上所述,為什麼出馬弟子最後的果報大多不好呢?主要是在領仙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並沒有按照仙家的要求去做的,自己隨心所欲,最後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或朋友的。

現在有許多出馬(道)者,但是這其中有許多問題存在。大凡出馬(道)者都是一個緣字,這個緣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後天結下的,有的是祖上傳承下來的。第一種緣是很難斷的,因為你是因為任務而降生的,那此仙家只是在後面幫助來完成任務,最後回到原神的果位而已,而後兩種緣就當別論了。出馬(道)者,在被告之要出馬(道)就應該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做好準備,以免出現倉促上陣的局面。在出馬(道)之前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跑堂口,少與堂口人或陰氣重的人接觸。要知道大仙堂是有特定的磁場的,你去長了,就會沾染仙氣。好比仙家經常看到你來這裡,就知道你對這方面感興趣,所以就要抓弟子磨香童,把你抓進他們的隊伍中,成為頂香弟子的一員。

第二如果允許看一些佛教方面的書,如:誦經,持咒等。這個你自己可以試著來,念一下如果覺得好就進行下去,反之就要停的。不是人人都有佛緣的。佛家說人人都有佛性,無非是宣傳自己而已。不少人進了寺廟並不舒服,很難受,回家就病。我就是這種情況。以前我一去寺廟,回家便先感冒發燒,接著就跑肚拉稀,一病不是半個月,就是一個月。我這裡不是否認佛教,而是每個人的緣分不一樣,所以就不能人人都灌輸佛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