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入围公交刷卡系统 扫码上车怒对NFC?

对比付现金乘车与刷卡乘车,笔者相信你会选择后者。同样,在手机刷公交卡降临之时,你会觉得出门带个手机,远比再带一张公交卡来得更加便捷。前一段时间,北京地铁宣布,权限开放“地铁手机刷卡”,一时间,人们对北京地铁的人性化赞不绝口,同时又对不支持iPhone手机感到遗憾。

BAT入围公交刷卡系统 扫码上车怒对NFC?

iPhone手机不能刷地铁卡,并不是北京地铁决定的,而是苹果公司尚未在中国地区向公共交通领域开放NFC功能。什么时候才能,那要看苹果公司如何在便民服务与苹果系统安全性两者之间折中。不过“这个”消息的放出,着实让苹果用户兴奋了一阵。什么消息呢?

在北京地铁宣布全线开放“地铁手机刷卡”之后,阿里、腾讯等BAT大佬便耐不住性子,接入公交乘车系统,推出“乘车码”。也就是说,无论安卓、苹果用户,只要手机装有微信或者支付宝APP,从即日起可以用微信、支付宝扫码乘车了。

细心人会发现,Apple Pay、Samsung Pay、Mi Pay都是使用了NFC功能,而支付宝、微信等都是使用了扫码功能。从“国情”来看,二维码真是无孔不入,甚至成为NFC这个近场距离通讯的强有力的对手。

先分别看微信和支付宝是怎么开通扫码乘车功能的。

支付宝:第一次使用,需要开始支付宝的“乘车码”,领取相应城市的电子公交卡片。打开支付宝APP,找到并打开芝麻信用,在芝麻信用界面点击更多服务,查找便利交通,最后在便利交通界面打开公交出行,然后开启“乘车码”领取相应城市的电子公交卡。开通“乘车码”之后,在城市时,打开支付宝APP的“付款”界面,切换“乘车码”即可。虽然首次开通的步骤比较繁琐,但是后续使用时,会更加便捷。

微信:与支付宝一样,微信开放了“乘车码”的入口,官方名字叫“腾讯乘车码”,这个“腾讯乘车码”通过微信小程序添加的,目前支持“腾讯乘车码”的城市有深圳、广州、驻马店、青岛等四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乘车码”开通需要进入“深圳市民通”进行开通。打开微信的发现界面,找到并打开小程序,在小程序搜索框键入“腾讯乘车码”,按照提示完成开通。使用时,用户还得以同样地程序打开“腾讯乘车码”界面,实现支付。

BAT入围公交刷卡系统 扫码上车怒对NFC?

对比支付宝、微信两种乘车码开通方式,微信的开通方式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容易找到,而支付宝的乘车码比较隐秘。但是,在开通之后,使用的时候支付宝呈现了独一无二的便捷性,打开支付界面即可,而微信还得需要找到小程序方能支付。

一面是支持NFC的安卓手机,一面是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BAT;一面是NFC派,一面是扫码派。技术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便民。在实现程度的难易上,手机刷卡的难度比较高,因为人们使用的手机并不都是拥有NFC功能的安卓机型,不少用户尚在使用苹果手机。所以,手机刷卡要想得到普及,尚需要联系不同的手机厂商,也需要NFC功能成为手机的标配。而微信、支付宝等用户群体大,操作起来十分便捷。但是微信、阿里也遇到了同样地麻烦,每个地方与每个地方的公交一卡通不一样,秘钥不一致,所以在铺设“乘车码”上,需要不同的城市逐渐入局微信/支付宝的系统。

无论手机刷卡也好还是微信、阿里的乘车码也罢,都是在不断地便捷人们的生活,把更难得技术问题交给自己,把便捷留给用户。

从NFC到扫码,不一样的技术,同样地便捷。早前,笔者曾写说关于NFC等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无线传输比NFC更强悍?三星富士康力推kiss》。今天,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场景中都充斥着二维码,那么,二维码到底是什么,其背后又有什么技术呢?

QR Code看着是不是眼熟?

二维码又称QR Code,我们使用的微信和支付宝使用的就是这个,至于支付宝中还有个条形码,都是近来比较流行的形式。不管是二维条码还是二维码,都是采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概念。二维码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

1993年我国开始研究二维码技术,研究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二维码,并制定了两个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首次官方承认了二维码支付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