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中國年-故城年俗

故城傳統年俗

巍巍長城綿延萬里,泱泱華夏曆經千年。

祖國經濟騰飛迅猛,世界之林異彩奪目。

國人行跡愈加匆匆,傳統民俗漸行漸遠。

聊以此文慰藉吾心,歡度佳節齊迎新春。

小時候,過年似乎更有意思,但終究由於時間的魔力,在腦海中的殘存漸漸模糊,只是記得臘八過後,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掃房子、蒸饅頭、燻肉,用豐富的美食犒勞一年的辛勞,祈盼來年的豐衣足食。而後便是請神、祭神、送神,親朋走訪,伴隨著的熱鬧的爆竹聲也會持續到正月十五。

年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快樂,因為可以吃、可以玩。

被搬到院子裡的傢俱成了孩子們捉迷藏的城堡;而帶回獎狀的小學生們,會得到熱騰騰的白饅頭加燻肉作為獎勵,這種物質獎勵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或許會有些寒酸而可笑,但當年卻是實實在在地滿足了我們的味蕾和虛榮心。白天幾個小夥伴會四處遊蕩放鞭炮、滑冰,到了晚上則帶上自制的玻璃瓶燈籠到空曠的曬麥場點篝火,守著攢動的火苗唱歌、歡鬧。

如今我已娶妻生子,漸近而立,愈發喜歡回老家過年,希望能夠重拾兒時的快樂,但終究怏怏不得。現在的年給我的感覺就是倉促而忙碌,爆竹也漸漸煙消雲散,好多人表示現在的年只有除夕、初一、初二三天,因為只有這三天大家才能放下擔子,享受與親人團聚的那份愜意與幸福。

於是,我曾妄言:年變味了,現在的孩子丟掉了傳統,也體會不到年的樂趣。但後來通過與自己十歲的外甥女聊天,徹底轉變了這種觀念。

我問孩子:“過年好嗎?”孩子迷惑地反問:“當然好了,有好吃的、好玩的,為什麼這麼問?”我又問:“平時也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為什麼還能突出過年好?”孩子開心地說:“因為只有過年時候爸爸媽媽也會放假,也能陪我玩。”

這或許就是這個時代孩子心中年的味道:父母的陪伴。

其實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年味,丟到了傳統並不代表年的意義不存在了,年永遠都可以滿足每一個時代的孩子的願望。

在此,恭祝大家狗年行大運,旺上加旺!​

發財中國年-故城年俗

發財中國年-故城年俗

發財中國年-故城年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