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台北博物館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看過二月河老師寫的書的人都知道,二月河老師書中描述的雍正年輕有為,勵精圖治,大力發展國力,建立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康乾盛世。可以說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和政治家。可現代的歷史研究始終有一個謎題是關於雍正皇帝的皇位繼承,可謂是千古之謎,民間有許多的版本。其實,我們早已經能證明雍正繼位的“合法性”,因為證據在上個世紀就已被送到了臺灣,我們不能那麼方便的去參觀。所以有了那麼多流傳的故事。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一直以來就存在兩種意見:大部分人堅持的觀點是雍正的皇位是正常繼承來的,是康熙通過遺詔的方式傳給雍正的。另一些人則堅持皇位不是康熙繼承給雍正的,是雍正通過一些其他手段才奪得了皇位。

雍正通過篡位坐上龍椅這一說法,至今有幾個流傳較為廣泛的版本。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一是雍正拉攏隆科多,殺害了康熙。因為當時,康熙去世之前,愛好打獵,在他去世之前他曾經打過一次獵,染上了病,當時是隆科多帶著人來保衛皇上安全的。所以有可能是雍正知道康熙不會立自己為太子後,才命隆科多給皇帝下毒,十四阿哥又在外帶兵打仗,有年羹堯在外堵截,一時半會回不來,自己就能當上皇帝。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二是雍正自己偷偷的把牌匾後詔書上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了“傳位於四子”,把“十”字改成“於”字。因為在康熙去世前都沒有立太子,所以皇位的繼承通過詔書。而等到康熙嚥氣之後,拿出偽造的詔書,這才順利當上了皇帝。雍正又有隆科多和年羹堯這兩位得力助手的幫助,一文一武,足以震懾康熙留下的老臣。

第三個版本則較為離譜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在民間流傳中,有一種版本是年羹堯才是雍正的親生父親。為了自己的兒子,年羹堯聯合朝內大臣,等到康熙駕崩之後。故意拖延皇帝駕崩的信息,偽造了一份的假的詔書,才順利的讓雍正當上了皇帝。

康熙傳位雍正有疑點?數百年爭論不休,沒想到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

這些古詩都經過民間的流傳修改,大多都已不可信,有了更多的故事性和傳奇性。但是真正的歷史如何,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歷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管怎麼說,雍正的功績是沒有人能替代的。對外平定三藩之亂,擴張國土。對內發展經濟,安邦治國,建立了一個太平盛世。在位時期,清朝的國力空前強盛。

關於雍正篡位這一說法當前仍有不少人支持。但是真正的答案早已經有證據證實,這證據就是當年康熙留下的傳位詔書,現在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因為當時國內戰亂形勢比較複雜,蔣介石一系的人將其帶到了臺北,之後就一直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們今天去參觀時能夠清楚的看到當年詔書上所寫的內容,翻譯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四皇子才德高尚,能兼任起發展大清王朝的責任,我今日將皇位傳給老四,你們好好輔佐他.”故事就是故事,哪怕再精彩也不是事實,我們要更看重歷史,更要尊重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