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教育“去行政化”說過多年了,如何“去”是個難題。

近日,“中國科大對教授採取‘柔性考核’——通過學術交流會議總結科研人員3至5年的階段性工作,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為我們吹來了一股教育“去行政化”的清風,打開了一扇行政考核與科教相結合的窗口。

中國高校對教師的行政考核可能在世界上是最嚴厲的國家之一。

在以論文、職稱、“帽子”為導向的高校考核機制下,教師對教學心不足,力也不足。有的教師認為,現在“紮紮實實投入教學的教師可能‘挨累不討好’,長此以往也會失去教書的動力”。

一方面本科教學質量大面積不如意,另一方面中國高校教師與學生的學術交流能力普遍很弱,不僅總結科研思路和語言邏輯表達能力弱,更是激發創新思想、相互交流與質疑糾錯能力弱,這直接導致我們高校培養的人才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中國科大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化弊端為神奇,無疑是去蕪存菁、提高學校綜合創新能力的一項好舉措。

在他們5年的這種實踐中,這一措施得到教師學生的歡迎,說明了這一改革探索很有意義。

有的教師更是認為,這是學校“學風正”的重要表現,“跟國外的學術機構很像”。

這不無道理,因為我國的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被逼著做題目,這使他們對真知的探究、對事物的好奇心幾乎消耗殆盡了。

面對高中教育的現實,中國科大保護、保持這些將來富有創造性的青年學子對科學的巨大熱情和好奇心,就是當前學校緊迫需要樹立的優良學風。

因為優化良好辦學氛圍,首要的就是尊重學術,從制度上保障學術的獨立自主地位。正是在這一“短板”上,中國科大進行了很有意義的探索。

這種探索的意義除了上述提到的,在筆者看來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那就是重新發現學術交流這一科學機制的魅力。

現在我們對學術交流的認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它不僅僅是學術信息的集散地,更是啟迪思維、糾正謬誤的實驗室,激發創新思想、弘揚質疑批判科學精神的試驗田。

然而學術交流的這些核心價值在我國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更缺乏實際運用的經驗。

為什麼會出現“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科學機制資源寶庫中,我們只熟悉那些少數已經運用了無數次的管理手段,而很多好的科學機制我們尚沒有全面認識清楚,更沒有開發出來加以運用。

我們的科學管理手段有限,甚至可以說是貧乏,沒有更多更好的措施來替換。

雖然中國科大僅僅是將學術交流這一科學機制擴展運用於對教師的行政考核,但無疑對開發運用更多有效科學機制、改變我們科學管理手段不足、管理方式不適應科學快速發展的落後狀況有無比巨大的意義,在破解科技體制改革中的痼疾,中國科大敢於“吃螃蟹”的精神與做法值得稱讚。

中國科大的探索還有一點啟示:科學管理需要並可以與“學科融合”。

我們知道,高等教育正發生不同學科深度融合的變化,那麼教育管理與學科能不能融合、怎樣融合?

中國科大將“學術交流”這個學術問題與不沾邊的“述職考評”相聯繫,這種獨特探索難道不是學科與管理的結合?

如果這一探索得到認可,那麼其他的學術問題、科學機制能不能與管理相結合,並運用於教學科研管理?

自實施科技創新戰略以來,中國高校進行了不少政策、管理方式的大膽改革與創新,但尚不能適應教學科研快速發展變革的現實。

在管理手段上正愁於有效管理手段不足,此時,中國科大這一探索無疑這為我們打開管理與“學科”融合開闢了一條新路徑。

那麼,其他的管理手段能不能與學科相結合?難道我們只能簡單地揪住項目、“帽子”、牌子不放?只能在經費、獎勵上發力?

面對大學時期學生個體思維日漸成熟、自我意識強勢覺醒的新常態,面對教育創新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和迫切的新常態,探究教學科研的新動能,推動教學科研新發展,正是開拓創新的大好機遇。

這就是中國科大的探索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中國科學報》 (2018-09-28 第2版 博客,原題《學術交流為教育“去行政化”吹來清風》)

高校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高校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