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关于第九届满联会会长论坛的一些感想

广州满语班 德尔吉 萨里雅阿

近几年,各地满族逐渐认同自己民族,各地满族成立了大大小小各类社团,民族联谊活动、民族经济活动、民族体育活动等民族活动越来越多,满族人在认同自己,特别是一些具有全国性的满族社团的活动,开始出现满族文字语言,说明大家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自豪。在承德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满族联谊会会长论坛”还有满语口语传承人—三家子陶淑琴和她的姑姑等参与,我们熟悉和尊敬满语传承人,有口语传承人参加,她们说的满族口语当然是标准的满语口语。

这里不说口语,而是满文的使用。“第九届全国满族联谊会会长论坛”大会打出了满文的大会横额,印刷了满文封面的文字资料,既然是全国满族的会长的聚会,这些满文一定要规范,如下面的满文字: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然而这些满文是有争议的,不仅黑龙江的满族、新疆的满文使用者,甚至北京、长春等地的满文学习者也对此提出疑问,我们就这个满文翻译用词谈谈广州满语班的看法。为了方便阅读和讲解,我们先把“第九届全国满族联谊会会长论坛”满文转写成拉丁形式:

“uyuci mudan i ulusu gurun i manju irgeten i

第九届 全国 满 族

guculendure kuren i kurendai mandal”。

联谊 会 会长 论坛

在这里,出现了两个诡异的词汇,“irgeten 和 mandal”。先说说第一个词“irgeten”,承德会议把“irgeten ”作为民族意思翻译,但是所有满语字典里,民族就是“uksura”,满语字典里找不到“irgeten”。其实“irgeten”来自“irgen” ,在满语里“irgen”是“民人,百姓”的意思,和“旗人”是对应的,意思是“纳税的普通百姓”,旗人是不纳税的。

1644年前的满族在关外的时候,一般指被征服的辽东汉人,既没有编入汉军八旗,也不是满族人家奴的那一部分自由人,满族人入关之后,泛指全国的其他各民族(主要特指汉族)的百姓。晚清的奉天开原城旗学堂的恩特合布编写的教材里有这样一段对话:“甲:mini booi urun ningge dancan oci hala ningge joo (汉语意思:“我家媳妇的娘家姓赵”)。乙:irgen ningge joo hasita gvsa ningge joo inuo (“是民赵还是旗赵 ?”)?甲: gvsa ningge joo, fe hala oci irgen gioro (“是旗赵,老姓是伊尔根觉罗氏”)”,在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出irgen(民人,百姓)的用法和意思。用这个词做词根造了一个新词“irgeten”作为“民族”一词来替代满文里固有的民族一词“uksura”是否合适? “uksula”一词本意是“宗族,支脉”,是穆坤下的一个分支概念。“Uksula”作为民族使用,在晚清的时候就有先例,当时就有“inggili uksula” (英吉利民族) ,“orosi uksula”(俄罗斯族)。用自己臆造的所谓新词“irgeten”来取代原来使用的“uksula”有没有这个必要呢??

再谈谈第二个词“mandal”,查阅满语字典“mandal”是来源于佛教用语,本意是“曼陀罗花”,在承德会议上被当做汉语词汇“论坛”来用。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佛教里的“坛场”,通过借来借去的曲意解释,变成“论坛”一词,我们感觉不是很恰当,还不如直接用汉语借词“luntan”.况且“论坛”一词完全可以用满语来表达,比如:满语“leolen i ba” (讨论的地方)或者“leolencere isan”(研讨会)都可以。

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会长”一词的满文翻译,这里用“kurenda”。查阅满语字典,“kuren”在满语里有“馆”的意思,和‘会’有何干?况且这个词来源于蒙古语,本意是“围栏,牲口圈”。da在满语里是“头目”之意,这两个词组合可就出了天大的笑话,在满语语境里,kuren i da 是饲养员的意思,“会长”被翻译成了“饲养员”,照这个逻辑,会员莫非是牲口?承德满族会议这样的翻译太不负责任了吧?

满文里,“会”确实存在,如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会就有“isan”的用法,“leolencere isan”就是座谈会的意思,如果也使用“kuren”,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难道是“牲口”?谁敢那么写呢?

以下是下载手机满文字典关于“会”的解释和翻译: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承德会议还有其它无关大雅的翻译,但是即便这样,也需要严谨,毕竟这是全国性的会议,别的民族会认为代表了满族今天最高水准的一个盛会,尤其懂满文的锡伯人看到之后。是不是给人家茶余饭后多了一个笑话的谈资呢?

比如:全国的“全”,这里用的是“ulusu”这是一个古老的满语词汇,清末都很少用了,而是用“ gubci”,《察布查尔报》经常会有“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等字样,用的是“gubci”。而“ulusu”在三家子口语还在用,所以说三家子口语是满语活化石,它保存了满语的一些古老说法。这两个词就好比汉语里的“曰”和“说”。你总不能写信说“我爸对我曰了什么什么吧”。“联谊”一词,这里用的是“guculendure ”(互交朋友),其实满语单词“guculembi”本身就有互相交朋友之意,交朋友一定是相互的行为,这里又用了“ndu”的满语互动态模式,有待商榷,如果我们广州满语班翻译的话,会使用 “hiyaganjame guculere”(联谊)。那么联谊会就是“hiyanganjame guculere isan”。会长用“isan i da”。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如果广州满语班翻译“第九届全国满族联谊会会长论坛”,我们会这样翻译:“uyuci mudan gubci gurun manjui hiyaganjame guculere isan i da leolecere isan”。

听说下一届会长论坛在辽宁举办,辽宁是我们广州满语班许多骨干的老家,也是满洲民族的发祥地,作为满洲民族的一份子,作为满语的业余爱好者,真诚希望举办会议和筹备会议的族胞们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字要严谨些,不要在满族故里闹出笑话!

最后祝愿我们的民族的未来像我们祖先一样荣光!

希望族胞们在学习自己民族文化上共勉。

第九届全国满族联谊会会长论坛会场上的部分照片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满族活动里满文应用漫谈



作者广州满语班 德尔吉 萨里雅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