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最近有关免费师范生改“公费”,履约期10年改为6年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到底大家对“公费师范生”到底怎么看呢?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70.0%的受访者关注公费师范生政策

75.4%的受访者愿意报考或让自己孩子报考公费师范生

57.2%的受访者认为出现公费师范生违约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做老师。

66.2%的受访者认为公费师范生政策改革能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助于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水平

55.1%的受访者认为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

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大多数人愿意自己或让孩子报考公费师范生

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关于公费师范生,先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临沂大学音乐学专业大一新生魏魏想要在毕业后当老师,他所在学校的音乐学专业今年第一年招收公费师范生。

魏魏:公费师范生上学期间和其他同学学习的内容都一样,只是毕业后发展相比同专业同学限制稍微多一些。

陕西师范大学第一届公费师范生张佳(化名)已经工作7年,现在是一名高中老师。

张佳:我之前所在的学院有两个专业,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都是公费师范生。我报考时不知道有公费师范生,在网上查到录取消息后,打电话向学校咨询才知道。

超半数人认为师范生分数不高,能减轻父母负担

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调查显示,53.7%的受访者认为选择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是由于想进入比较好的师范类大学,52.3%的受访者认为是想为父母减轻负担,47.2%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兴趣与热爱,43.7%的受访者认为师范生就业更有保障,22.0%的受访者发现有的考生报考公费师范生是遵从他人的劝导(父母、长辈等),8.8%的受访者指出一些考生对公费师范生了解不多,糊里糊涂就报考了。

大多数人认可公费师范生价值

当下,公费师范生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李立国指出,很多学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都是211学校,学生考研比例比较高。一些同学因为考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违约,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想留在城市工作所以违约。

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调查中,57.2%的受访者认为公费师范生违约的原因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做老师,52.6%的受访者认为是履约年限太长,一些公费师范生不想把刚毕业、最适合奋斗的时光用来当老师,51.5%的受访者认为是报考的时候对政策了解不足,41.6%的受访者认为是分配的学校待遇太差,23.8%的受访者认为是发展前途受限,不能实现自己专业价值。

“我有一个室友当初报我们学校的公费师范生,是为了多一个通过提前批录取的机会,她并不喜欢当老师,录取以后才发现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杨雪对记者说。

魏魏认为,6年履约期刚好可以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对学生对老师都好。

公费师范生政策改革,66.2%的受访者认为能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助于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水平,55.1%的受访者认为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51.7%的受访者认为解除了公费师范生的后顾之忧,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33.3%的受访者认为增强了师范生就读师范、毕业后当教师的自豪感,19.2%的受访者认为缩短了服务年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中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是很清楚,有可能经过4年的大学教育,他会对未来职业规划、个人兴趣爱好比原来想得更多,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清晰。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证公费师范生以后的选择性,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来报考公费师范生。政策调整更人性化,更符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更加符合学生的选择需求。

52.3%公费师范生为减轻父母负担,其中57.2%违约因不喜欢做老师

点击“了解更多”,领取学生专属500元优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