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別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莫名其妙的出手打人,近來我們聽一位家長反映,帶自家3歲的孩子在樓下小區玩耍時,孩子經常看到差不多歲數的小夥伴,會忍不住上前打一下再跑回來,每次我當時教訓一下他,他就會收斂一點,但下次遇到這個小夥伴,他又會變得兇起來,總是喜歡對自己的小夥伴拳頭相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其實,專家指出,3-5歲的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主要是兩個潛在的原因造成的,一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如果他覺得自己的領地受到了別人的侵犯,就會用打人這本本能提出抗議。第二點是,孩子想對周圍的小夥伴示好,但他不知道恰當的示好方式是怎麼樣的,只好用拳頭和他的小夥伴說一聲“你好”了,哪怕他的小夥伴並不喜歡這個示好的方式,但孩子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了。

仔細觀察這些父母的餵養方式,我們會發現一些共有的錯誤之處。現在我們就把這些可能造成孩子容易打人的父母的餵養方式羅列出來,以防新手爸媽再犯相似的錯誤。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首先,是父母不合時宜的稱讚。有些父母或者長輩喜歡抱著孩子玩耍,而這個時候孩子偶爾會用手觸摸大人的臉,可有些時候這種觸摸的力道很大,就好像孩子在動手打大人一樣,大人往往因為知道孩子是和自己鬧著玩而不會去指責,甚至有時候還會笑著表現出來。那孩子就會錯誤地以為家長這是對他們大人行為的一種誇讚,從而反覆進行自己錯誤的打人行為。這其實就是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孩子的打人行為。

第二,父母的冷落。當家中來了客人時或者父母在家中忙於自己的事物時,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冷落,從而發出哭喊、打鬧等行為,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使然,因為3-5歲的孩子自我意識正高速發展,很在乎家人是否注意到了自己。於是打人就成了孩子把父母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的最好辦法。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第三,父母喜歡在家中觀看一些武打電影。有些父母喜歡在家中觀賞一些武打動作片,裡面有一些動手打人的暴力片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很有可能不經意就把電視裡的動作學了去用在了小夥伴的身上,另外父母本身也要行為端正,在家裡不要出現夫妻二人相互指責打罵的場景,這些都是對孩子的不好示範。

第四,鉛中毒或是其他重金屬中毒。我們知道,現在居室裝修的汙染越來越大,提前入住空氣質量不達標的新房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重金屬中毒,而這種中毒的表現之一就是人變得容易急躁發怒。從而很有可能助長了孩子法人行為的高發。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怎麼才能把孩子愛打人的錯誤行為糾正過來呢?

首先,父母要向孩子強調被打的小夥伴們的感受是怎樣的。當孩子又出手打人時,父母應該向孩子說明:“你這樣打別人別人是會疼的,不信我打你試試”,有時候父母甚至可以真的用相同力道打打孩子試試看,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打人行為實際對對方造成的傷害有多大,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不再用很重的力道去攻擊自己的小夥伴。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第二,父母要加強對孩子的關心與陪伴。因為打人其實是對父母對自己漠不關心的一種變相的抗議,所以父母加強對孩子的關心和陪伴就能有效的減少孩子的打人行為,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時刻被關注的,從而能夠溫柔地對待周圍的事物。

第三,教會孩子正確地招呼的方式。有些孩子打小夥伴是因為想靠近小夥伴,又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這種示好,於是只能拳腳相加。這時候只要父母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與人示好,孩子有了正確的打招呼方式,就不會再對同齡人動手了。

孩子喜歡打人應該怎麼教育呢?彆著急,聰明的父母會用這3種方法

第四,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和避免一些錯誤行為的不良示範效應。居室的環境汙染問題很好解決,同時孩子的心理成長也需要一個潔淨的環境,父母應該避免讓孩子看到一些暴力的影片,滋生孩子的動手傾向,同時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