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難測,用人難,知人更難,古人知人妙訣(篇一)

自古人心難測,本以為至信之人又往往貌合神離,趙蕤說:“人未易知,知人未易”,孔子講:“凡人心險于山川,難知於天”,傅子說:“知人之難,莫難於別真偽“。古之聖賢尚且有此感嘆,何況吾等常人,幸而有史可鑑,有據可依。本篇便來講一下古人總結的知人之法。

“輕諾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無效”

第一類輕諾之人:承諾本身是好事情,一諾千金更是君子所為,“輕諾”問題就很大了,隨隨便便答應也必然會隨隨便便忘記,這是態度問題也是習慣問題。我們身邊此類人不在少數,兩杯酒下肚,就開始大包大攬,說完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忘記了。這類人本質上缺乏信用,他們的承諾千萬別指望,聽一聽也就過去了。

人心難測,用人難,知人更難,古人知人妙訣(篇一)

第二類多易之人:什麼叫“多易”,有些人誇誇奇談,這個事好辦,那個事也好辦,所有的事情在他嘴裡完全沒有難度,看似很有能耐,實際上大多辦不成。事實上有能力做事的人,往往不會看輕事情本身,如此才能穩紮穩打,做出實際效果。

“進銳似精而去速,訶者似察而事煩”

第三類進銳之人:銳字用的很好,意思是很快、很急,好比馬拉松,有經驗的人不會跑的很快,步子很穩,不急不緩,因為需要持久。進銳者往往是三分鐘熱度,虎頭蛇尾,或許稍微遇上點阻礙便會失去耐心和信心,用人者不得不察。

人心難測,用人難,知人更難,古人知人妙訣(篇一)

第四類訶責之人:什麼是”訶者“?白話講就是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就他正確。此類人看似很有想法,實際上大多吹毛求疵,很煩!這類人做管理就是眾叛親離的下場。

”詐施似惠而無終,面從似忠而退違“

第五類詐施之人:詐字有欺騙和假裝的意思,用在這裡很精闢,此類人常會跟人講:改天給你搞點這個,弄點那個,看似很大方,可往往有始無終,說完就沒影了,萬萬不可信。

人心難測,用人難,知人更難,古人知人妙訣(篇一)

第六類面從之人:這個好理解,當面恭恭敬敬,溜鬚拍馬,看似忠心耿耿。看這個”退“字用的多妙,意思是出門就把你賣了,所謂背後捅刀子,說得便是此類。用人者碰上了當需慎之又慎。

結語:用人先要知人,知人要先學會體察,本篇先講到這裡,明日繼續。

參考文獻:《人物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