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說到相聲,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德雲社,而說到德雲社,除了舉足輕重的郭德綱,你的腦海中又會想起誰呢?大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是小嶽嶽呢?呆萌起來的時候能夠引得觀眾捧腹大笑,而深情起來更是令人招架不住,這樣的人,很難讓人不喜歡。不過接下來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小嶽嶽,而是德雲社的一位少年老藝術家。那麼他是誰呢?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說相聲不需要太高的顏值,只要實力在,說得好,會逗觀眾就是優秀的,但是這個人可能是個例外,他185cm的身高,偏偏生了一雙桃花眼,乾淨清爽,一笑就是此間少年的感覺,沒錯,這個人就是——張雲雷。每個人都會有外號,張雲雷也不例外,他有著“辮兒哥哥”“二爺”“老舅”“敢死隊隊長”等多個外號,那麼這些外號都是怎麼來的呢?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1992年出生在天津的張雲雷7歲就結識了郭德綱,9歲去到北京學藝,11歲的他就成了郭德綱的徒弟,當時他的造型就是普通的平頭留著一個辮子,因此得名“辮兒哥哥”,那小小年紀的張雲雷又是怎麼遇上郭德綱的呢?原來張雲雷是郭德綱妻子的表弟,德雲社裡的郭麒麟還要稱呼他一聲老舅呢!他也因此得到了“老舅”這個外號。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不過張雲雷能夠獲得郭德綱的賞識,可不完全是憑藉這層親戚關係,他是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打動了郭德綱。相信瞭解張雲雷的人一定都聽過他的《探清水河》,他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不像一個說書人在講一段流傳的故事,反而更像是在說著自己的紅塵往事,他把自己的心和感情放在了歌聲裡,用“情”在唱,給聽眾的感覺很是不一般,雖然他更多的是喜歡插科打諢,但是深情起來,誰也比不過。單這一點,就已經比很多人優秀了。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再來看看“二爺”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因為曹雲金和何雲偉兩人離開了德雲社,而郭德綱在德雲社20週年閉幕的時候稱收回他們兩個的雲字,併除名。所以張雲雷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郭德綱的二徒弟,是德雲社的二師兄,所以有了“二爺”這個稱呼,不過在面對小嶽嶽等前輩的時候,二爺還是會稱呼一聲哥哥。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張雲雷的發展過於一帆風順了?年少得名師,演藝路不曾坎坷,那是因為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不然“敢死隊隊長”的外號怎麼來的呢?當年,張雲雷在南京南站的平臺不小心墜落,情況十分危急,從手術室出來之後直接轉入了ICU,可想而知傷勢有多嚴重,後來張雲雷說起這段經歷的時候,還笑稱:“當時身上有著一百零八塊鋼板,好像這許多的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當時躺在病床上的張雲雷站不起來,他哭著問:“我以後不能再登上舞臺了怎麼辦?”郭德綱說了這麼一句話:“能站起來最好,站不起來我就教你說評書,不會讓你退出舞臺。”聽著就讓人淚目,在關乎生命安全的時候,他還念著自己的事業,可見他對相聲的熱愛之情,發自肺腑。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一般來說,像張雲雷受的這種傷,需要養兩三年才能完全恢復,但是他沒有等到完全養好,在他剛能站起來的時候,就選擇了迴歸舞臺,還笑著跟觀眾說:“再過倆月我就能大跳了!”但是那時候他的胯骨和跟腱還有裂縫沒癒合呢,在合唱《楊二舍化緣》的時候,他緊抿嘴唇,臉色並不好,私以為,那時他承受的痛苦,定是如同身在煉獄一般吧。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為什麼這麼拼?一是因為他不想被觀眾忘記,二是因為他骨子裡對待相聲藝術的態度。既然選擇了,不管有多難,只要不死,就不能放棄。對於有著如此堅定信念的張雲雷,很難不去喜歡他。當然張雲雷能夠成長得如此優秀,不光離不開郭德綱的教導,也離不開楊九郎這個好搭檔的配合。

11歲成郭德綱愛徒,德雲社的“二爺”,憑1曲《探清水河》成名

其實不難看出,張雲雷的目標是成為一代藝術家,而他也有能力成為藝術家,相信在時間的磨礪下,臺風穩健的他會更加精益求精。雖然他的外表看上去有點高冷,但其實他不僅是個標準暖男,還非常呆萌,那麼你是怎麼看待張雲雷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