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正式「入富」 第一階段預計帶來100億美元淨被動資金流入

A股正式“入富” 第一阶段预计带来100亿美元净被动资金流入

9月27日早間,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佈,在2018年9月的年度國家分類審核後,確定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A股分類為次級新興市場。繼MSCI 6月納入中國A股後,“入富”成為A股國際化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9月27日下午,富時羅素2018年對中國A股評估結果新聞發佈會暨研討會在上交所交易大廳舉行,會上富時羅素CEO麥思平(Mark Makepeace)正式宣佈,自2019年6月起,將分階段執行對中國A股納入,股票納入按富時中國A股互聯互通全盤指數中合資格的大、中、小盤股票可投資市值的25%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9月26日,全球第一大指數公司明晟公司(MSCI)也宣佈,考慮進一步調高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將MSCI中國A股大盤指數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20%。

“入富”將分三步走

據介紹,富時羅素使用一套全面、透明且一致的方法,在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FTSE GEIS)框架內對國家分類進行正式審核。該審核結合基於富時羅素市場質量標準持續進行的國家分類研究,以及富時羅素的獨立外部顧問委員會提供的反饋,將各國股票市場列為發達市場、先進新興市場、次級新興市場或前沿市場。

為協助指數跟蹤者有效地複製指數變化,富時羅素擬通過三個批次分段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系列,2019年6月納入20%,2019年9月納入40%,2020年3月納入40%。在每一個納入批次完成後,富時羅素會尋求市場反饋以評估市場吸收新增資產的能力。股票納入將按富時中國A股互聯互通全盤指數(目前約1250個成分股)中合資格的大、中、小盤股票可投資市值的25%計算。

納入富時羅素指數與納入MSCI一樣,對A股最大的助力就在於新資金的注入。在納入第一階段完成後,富時羅素預計中國A股在富時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約為5.5%,這也意味著僅該只指數就能帶來100億美元的被動管理資產淨流入。在富時全球全盤指數(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中,預計中國A股將佔約0.57%的權重。

麥思平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中國未來在全球投資組合當中的比重可能達到10%以上。因此,他預計在未來10年內,以跟蹤指數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被動資金可達2.5萬億美元。

麥思平在發佈會上說:“富時羅素很高興宣佈將中國A股市場提升至新興市場級別,並將於2019年6月起將其納入富時全球股票基準。中國也將進入可能被納入富時全球債券指數的觀察名單中。”

對於A股將正式納入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發佈會上表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有利於進一步引入境外長期資金、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國際化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

方星海進一步表示,“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國家,中國不缺資金,中國股市不缺資金,缺的是長期資金,缺的是不需要每年底都要計算盈虧的長期資金。我們一定會實現長期資金主導中國股市的目標,今天富時公司的決定拉近了我們與這個目標的距離。”

中國國債有望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

事實上,今年是A股第三次“闖關”富時羅素。此前,2016年中國首次申請加入富時羅素指數,不過富時羅素擔心A股市場干預問題而予以拒絕;2017年,富時羅素以股票停牌率高為由再次將A股拒絕;今年,A股終於順利“入富”。

對此,富時羅素稱,自從將中國A股市場列入富時觀察名單以來,富時羅素已評估了中國政府通過市場改革增進全球投資者准入的持續舉措,例如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等。通過這些改善措施,以及最近對互聯互通機制的提升,中國A股市場現在已達到被納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的要求。

另外,富時羅素已向市場參與者徵求意見,為其全球固定收益指數建立一套透明且有據可依的國家分類框架。最近商定的流程確定了評估“市場準入水平”的客觀標準,該標準將被用於包括投資級別的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等旗艦富時債券指數的方法中。

與股票分類框架相同,富時羅素將公佈並維護一份存在重新分類可能性的國家觀察名單,並於每年3月和9月更新。中國國債將被列入該觀察名單,並按照規定的框架標準評估其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的可能性。將市場列入觀察名單表明富時羅素與政府、央行和監管機構溝通,以跟進投資者關於進入市場所面臨問題的反饋。

對此,富時羅素治理、風險和政策董事總經理胡博知(Chris Woods)說:“以此方式建立一套對債券市場進行分類的完整流程,將提升與全球主要債券指數相關的重大決策過程中的透明度。中國現已被加入觀察名單,未來幾個月,在該流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期待與投資者和監管機構進行緊密溝通。”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