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提起月薪,總歸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很大程度上,月薪是跟你的價值掛鉤的,而對於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來說,畢業十年,月薪多少才算夠?

說實話,有時候真的心疼如今的90、00後,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們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孩子拉扯,累麼?是真的累,拼麼?必須得拼!

之前《國人工資報告》這份調查報告中顯示,2004-2015這10年,我們的收入上漲了2.95倍。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通過查詢瞭解,在2004年,二三線城市人民的工資月收入平均水平在2000元左右,那麼以3倍漲幅來看,在2015年,你的收入在理論上就已是6000左右。2018年總不能低於3年前的水平吧。

你若是在北上廣工作10年,那麼月薪平均在1萬5以上,北京更高,平均薪水2萬。

職場中奮鬥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薪水能一年一個臺階,最好是大臺階。但是,這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過了30歲的年齡,驀然回首,自己依然在原來的燈火闌珊處,沒有更多的燦爛,拿著和8年、10年前差不多的薪水,薪水能漲點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最低工資在不斷增加,通貨膨脹。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說起來真的有些淒涼,但這也是赤裸裸的現實,造成這一的結果,只能怪自己,怪自己這些年過的太安逸了!

1、安逸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有人說,辛苦了半輩子,就是為了安逸半輩子,但果真如此麼?不是還有一句俗語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器,倒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選擇自閉,放棄機會,放棄成長,安於現狀,但過早的步入“養老”的生活,只會害了你。

對於普通職場上的你來說,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但同樣很無奈。也許生活中最能打醒你的可能就是工資條了,而安逸也真的不是什麼好事情,見識太短只會越來越平庸,而當你放眼外面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被嚇到。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2、真努力和假勤奮

生活中,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嘴上口口聲聲的喊著努力,改變,可工作之餘又做什麼去了?打遊戲、刷抖音……

又是否是,上班來的最早,走的最晚,你以為他是在加班趕工作,真相卻是,要麼是上班時間偷偷刷劇、玩微博,下班了才開始應付工作;要麼就是做給同事領導看。

記得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晚上十點同學甲在朋友圈更新了正在拼命的狀態,可剛發完狀態,甲就打開了手機遊戲。

你看起來很努力,甚至比其他人還努力,並且一度達到了“拼命”的境地,然而很不幸,你並不清楚自己的優劣勢以及周圍的環境,只是一味地將自己擁有的資源與能量拿來“應急”,卻不知方向在哪裡。

而奮鬥則不同,它建立在對自我及外在環境客觀認知的基礎上,從一開始就有一個目標,雖然不能保證直達,但只要大方向明確,只要積累和堅持,最終就能達成目標。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3、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

相信絕大多數人自大畢業以來就開始為了房子、車子、工資奮鬥。雖然這些都是一些表象的東西,但實打實的關係到我們的生計。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物質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儘管如此,你在全力奔跑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有些人看到別人買了房、車,不顧自己能力許可與否,你也要買,而看到別人成家立業,你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急。

但這些本就屬於你人生中的既定選項,又何必看到別人做,就一定要跟著做,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你原本就需要的。

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同學甲和同學乙,兩人大學畢業的時候能力都可圈可點,但同學甲卻為了高工資進了IBM,而同學乙卻投身當時並不被人看好的國內智能手機領域,但幾年後,卻跟隨雷軍一起創立了小米。

很多時候,如果一個人一心追求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想必也一定會實現,但就如那位看重薪資的同學甲,在得到高薪之後,薪水還是跟當初一樣重要麼?

工作10年,你的月薪多少?達標了嗎?

4、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

職場上混得好的那些人,都是這樣一類人,他們在某一個行業領域堅持了八年、十年以上的,才能做到經理、總監、副總的位置,拿著幾十萬的年薪,因為他們在這裡領域努力了至少十年。

如果你沒有做到管理層的位置,就該自己反思反思,為什麼同樣是十年時間,薪水卻相差十倍。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十年裡,你有沒有花時間去研究琢磨你所的行業領域?

道理說出來大家都懂,有的時候可能還不屑,說那些都是雞湯,沒營養。自己依然我行我素,有的人,目標明確,有行動計劃,這兩種人的結果自然是天地之差。所以生活中,只要你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