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大明攝政兼首相張居正,家庭美滿,父母高壽,兒女雙全。

張居正有六個兒子存活於世,可謂人丁興旺。他對子弟約束甚嚴,要求他們走正途——通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在張居正掌權期間,他的三個兒子中了進士,其中一個狀元、一個榜眼。時人推測,如果張居正不死,他的兒子中還會有中進士的,而且很可能出一個探花郎。有打油詩云:

狀元榜眼盡歸張,

豈是文星照楚鄉。

若是相公身不死,

五官必定探花郎。

相公,當時是對內閣大臣的尊稱。五官,指張居正第五子。

關於張居正的兒子,通過各種讀物,大家已經瞭解不少。我在《最有權勢的讀書人》這本書裡,也專門寫過一章。

張居正女兒的情況,大家知之不多吧?

據我看到的材料,張居正有一個女兒,是個奇女子。

那時候,再大的官,都要告老還鄉。所以,兒女親家,都要找同鄉。一般四、五歲就訂婚,十三四歲結婚。張居正的這個女兒,就許配給了湖廣省夷陵州(今宜昌)劉一儒的兒子。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劉一儒是進士出身,比張居正資格老,但升遷不快。張居正掌權期間,他故意敬而遠之,不願沾他的光,惹得張居正很不高興。尤其是,張居正要懲罰那些批評他的人,劉一儒屢屢出面規勸,張居正越發惱火,給他調到南京坐冷板凳。總之,親家間的關係很不融洽。也正因如此,在清算張居正時,他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受到舉朝推崇,當上了工部尚書。

劉一儒的長子叫劉戡之,是個美少年,又有才氣,張居正很喜歡也很器重他,就把女兒許配給他。有一年,這位劉郎要參加鄉試——選拔舉人的全省統考,張居正私下託主考官錄取此人。劉郎很得意,把這事對他的父親說了。劉一儒大驚,強硬阻止兒子赴考,命令他以生病為由,缺席鄉試。張居正聞報,氣得火冒三丈,又無可奈何。

親家翁之間的關係,自此降到了冰點。說劉一儒副部長與國家最高實權人物張居正在感情上、政見上水火不容,我看也可以。

因為劉一儒不準兒子參加科考,最後走的是恩蔭的路子——父祖做高官,有功勞時,可恩蔭子弟獲得官職。後來,劉戡之在戶部做郎官,大體上相當於處級幹部。這,應該是張居正死後的事。

說這些,似乎與張居正的女兒沒有直接關係,其實不然。不瞭解這個背景,就理解不了張居正的這個女兒為什麼會成為奇女子。

好了,該說到張居正的女兒了。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劉戡之娶的媳婦,是張居正的女兒。據他的朋友記載,張居正的這位愛女,“貌美如天人”。是位傾國傾城的美女啊!

這位張小姐劉太太,傾國傾城,卻“不甚肯言笑”,是個冷美人。

她的日課就是從早到晚,坐在屋裡誦經。有人問她:“你念的是什麼經啊?”她並不作答。

她與劉戡之結婚數年,都是這麼度過的。有一天,坐著誦經,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坐著去世了,好像道家所說的“蛻脫”。

知情人記載,說她“歸劉數年”,按照十五歲結婚計,去世的時候也不過二十出頭。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這已經夠奇了吧?

還不止這些。

她去世後,劉戡之對友人透露了一個秘密:結婚這些年,此女從不許丈夫沾身,直到死,還保持著童身!

用現代的觀點來看,這是一個悲劇!

一位美輪美奐的少婦,為什麼會這樣?

一定和張居正與劉一儒的矛盾有關。

有句話,悔不該生在帝王家。其實,手握大權的高官,他們的女兒,或許錦衣玉食,但真正幸福的,不多。她們,會不會發出悔不該生在高官家的感嘆呢?!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張居正的女兒是個奇女子

《大明首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