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腿旮旯

腿旮旯:是洛阳话?不全是,说的是人的大腿根儿。这是个私密的地方,一般都忌讳,就算是男人这个地方发痒或出现湿疹,他也不能说太明显,只能说:腿旮旯痒。过去老人教育男孩儿:不要迎风尿尿,说的是容易得湿疹。实际不是那么回事儿,就是卫生条件差,多天不洗澡或体内免疫力下降,湿热造成,这在大夫那里根本就不算啥大事儿,可我们年轻小伙子都不好意思去瞧大夫,很多都耽误成病啦,真的去了医院,大夫开的的药物简单的令人惊诧:红霉素眼药膏,非常管用,特便宜。上世纪的1979年,西域边关发生战事,战士们在“猫耳洞”坚守时间长了,都患上这种“烂裆”病。后来报道很快送上去了药物,发明了不用水的“洗澡巾”。

“旮旯”是北方话,似乎东北人常说,但在中原洛阳也说“旮旯”无非是发音不同而已。人家是旮旯gālá,我们洛阳是门旮旯儿gelao表示门后,还有旮旯gela:这事儿办哩真儿旮旯,事情办得不顺、窝囊。也可以表示偏僻的地方说:山旮旯儿hela,墙旮儿旯儿。偏僻农村,背街旮旯儿hela:深街小巷。

旮旯,应该与‘角落’是同来源,而相对於角落更保存了古音。洛阳人在说腿旮旯是也有两个不同发音,主要是“旮”字,可旮旯gālá也可旮儿旯hela。仔细看,单单洛阳就发三个音。

其他地区都有不同发音,粤语,客家,江淮,青岛等都有不同发音,但字基本都是:旮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