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這是靈獸第489篇文章

(一)

創新的代價是即時顯現的,即便是中國最優秀的零售企業永輝也無法逃脫這一“魔咒”。

幾天前發佈的永輝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永輝超市上半年實現營業利潤9.31億元,同比下降22.65%;利潤總額10.02億元,同比下降22.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43億元,同比下降10.67%。

這與半年前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3個多月前的3月31日,在永輝公佈的2017年年報中,營業收入586億元,同比增長19.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46.28%——這被視為這家實體商業企業在新零售的大潮中,保持著“獨角獸”姿態的有力支撐。

當然,永輝的營收仍然還保持較高增長——2018年上半年營收343.97億元,同比增長21.47%,永輝超市稱這是因為新開門店數量的持續增加,以及隨著老店客流量增加,銷售額穩步上漲。

但值得重視的是,營收的增長更多來源於新門店的擴張,永輝僅2017年就新增了332家門店,其中Bravo門店133家、永輝生活店172家、超級物種27家,是2015年的5倍多——這當然能夠增加營收,不過,不得不指出的是,永輝開出的新店造成的虧損,恰恰也是造成利潤下滑的主因之一。

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不只是永輝,幾乎所有的零售企業,現在都在新一輪的規模擴張的征程中——這會不會讓行業陷入下一個泥潭?

(二)

受中國經濟環境的影響,零售行業的形勢也正在發生變化。

當然,單憑永輝一家企業、且只有半年的經營業績指標,無法全面反映整個行業的變化。但某種程度上說,這個領域裡公認最好的企業之一在業績上的變化,是一個風向標。

另一個指標,是中國社會消費的增長也在下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359億,同比增長8.5%,低於市場此前預期的9.6%,也低於上月的9.4%。

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或許這並不能直觀地讓大家感覺到“寒冷”。那麼再來看這一組數據:2008年時,中國社消品零售總額增速曾高達22.72%,即使在2013年,這一增速也在15%以上,此後,這一數字不斷降低,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僅為10.2%。

而且,今年5月8.5%的增長中,扣除物價上漲因素的實際增速為6.8%,無論是名義增速還是實際增速,均為近年新低。2018年1-5月,這一數據的名義和實際增幅分別為9.5%和7.88%,也都為近年來最低水平。

換句話說,當大家認為實體商業價值再現、消費數據不斷回暖,零售商的業績逐步增長提升的時候,一股“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已經撲面而來,零售業可能將不得不再次面臨一個消費疲軟而備受煎熬的階段。

或許,零售企業又要做好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的準備了。只是,對於尚處於轉型期的實體商業來講,這真的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

但是,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三)

就連近年來最受行業矚目、有著萬億市場的生鮮業態,也並不是那麼好掙錢的。

無論是永輝生活,還是國內風起雲湧冒出的各類生鮮小業態,能夠盈利者寥寥無幾,《靈獸》瞭解到的信息是,幾乎99%的生鮮創新業態都處於虧損或培育階段——這個領域還沒有哪一家企業敢說自己已經全面跑通,具備了規模擴張與盈利模式的雙重融合。

苦日子或再降臨:永輝利潤下滑映出零售業怎樣的生態指標?

在永輝的半年報中,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費用增長,一方面是持續引入高端管理、技術、經營型人才而增加的薪酬成本以及本期計提了3.58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另一方面是由於門店增加,費用支出同比增加。此外,還有部分原因是對外股權投資帶來的資金需求,贖回了部分理財產品及結構性存款,使得本期利息收益有所減少。

但其實,創新業態帶來的虧損也在增大。

根據數據,永輝雲創和雲商仍處於戰略培育期,預計上半年合計虧損計入上市公司部分為2.6億元。而永輝2017年財報顯示,永輝雲創去年整體虧損才2.7億元。即便是騰訊零售板塊裡最先起跑的永輝超級物種,至今依然處於虧損狀態。

也就是說,目前永輝尚未找到這些創新業態的盈利模式。然而,這些創新業態的發展步伐又不能停——根據今年的開店計劃,永輝還將新開135家Bravo店、100家超級物種、1000家永輝生活店。

這意味著,如果模式和店型依然不能跑通,永輝雲創的虧損在可預期的範圍內仍將持續增大。

這是一個難題:到底是先需要單店盈利,還是不管是否能盈利,先以戰略虧損搶佔市場和渠道?對於永輝這種具備上市融資能力、而且雲創也已引入今日資本、騰訊、京東等強勢投資方的企業而言,自然可以選擇後者,但對於大部分區域中小零售企業而言,這種方法顯然不可取——尤其在消費持續低迷的時候。

中國的消費升級是趨勢,但這個趨勢可能不會一路向上,而會以拋物線的軌跡呈現,這一點需要零售企業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更值得重視的是,從互聯網企業、資本到實體商業都在追捧的一度火熱到爆的零售消費熱潮會不會迅速降溫?如果降溫,傳導到行業又會造成多大的波動?

呃,不敢再往下細想了。

(四)

最後,就著零售業態的創新,尤其是生鮮小業態再說幾句,我們不妨就以永輝生活為例:

從目前來看,永輝生活已具備快速擴張能力(可以年開店1000家,這應該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用平均每家店每年100多萬元的戰略性虧損構築起這個業態的競爭門檻,讓對手不敢輕易跟進,然後在試錯中不斷打磨門店模型,短期內不考慮盈利,《靈獸》認為,永輝生活的店型一旦跑通,發展不容小視,未來或會成為便利店的最大殺手之一,也將是目前社區生鮮業態極具威脅的競爭對手。當2018年底達到1000家店規模的時候,效應也會開始逐步顯現。

但儘管如此,永輝生活這個個業態還遠談不上定型,或者說成功。

《靈獸》認為,永輝生活現階段的不足和麵臨的挑戰有:

1) 類似於便利店業態的定位,受限於面積,生鮮品種有限,體現不出永輝在這一品類上的優勢,競爭對手要做到目前永輝生活同等水平(包括生鮮)並不困難,從這點來說,永輝生活並沒有構建起競爭門檻;

2) 永輝生活線上app的訂單中,永輝超市的訂單也一併計算在內,也就是說,永輝生活這樣的小店訂單目前還遠遠不夠。另外,由於永輝生活的配送採用自建,目前成本較高;

3) 目前處於快速跑馬圈地階段,部分門店是轉讓門店,拿店成本較高;

4) 生鮮傳奇、全家愛吃、錢大媽等這樣的門店,以及包括水果專業店等,都將是永輝生活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對手跑得更快,或者在某一區域滲透度高,永輝生活不能說沒有機會,但會非常痛苦;

5) 一旦零售+互聯網的對標永輝生活的新模式出現,將會對成長中的永輝生活產生極大的殺傷力。

最後,零售企業在創新和升級中的虧損並不可怕,甚至可以說是通往盈利的一條必經之路。關鍵是,你得找到通往盈利的那條路。

否則,一切都是浮雲。(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