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吼叫真的讓孩子「妥協」了嗎?看看這幾點,慎用吼叫教育!

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最親密的,但在孩子的培養問題上,很多媽媽卻覺得孩子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永遠理解不了他的心情,他也永遠不會明白你為什麼發脾氣,原本只是想給孩子愛的呵護,卻在一次次精疲力竭時,拿起最後的武器——吼,來對付孩子。但大吼大叫之後呢?有的孩子會被媽媽的一通吼叫給震住,變乖了,也不鬧了,但有的孩子卻鬧得更加厲害。無論是何種情況,這種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都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對孩子也是有很深的傷害。

1.不要讓孩子習慣你的吼叫

你的吼叫真的讓孩子“妥協”了嗎?看看這幾點,慎用吼叫教育!

在小智媽媽的朋友和親戚們看來,小智非常聰明、懂事,學習成績也好,而且還會許多的才藝。可小智媽媽自己最清楚,別人眼中優秀的小智完全是自己“吼叫教育”的結果,但現在小智的年齡越來越大,慢慢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了,自己的吼叫似乎越來越不管用了。

有一次,小智因為著急玩玩具,以最快的速度寫完了作業,媽媽一檢查發現小智犯了一些低級錯誤,便對著他一通吼:“你怎麼回事?這麼簡單都寫錯!不許玩了,重新寫一遍!”小智敷衍著又寫了一遍吧,還是被媽媽一通吼……小智的作業最終還是改好了,可是他完全不記得作業寫了什麼,也沒有意識到自己不認真寫作業的危害,只記住了媽媽的吼叫。

2.孩子不是你的出氣筒

你的吼叫真的讓孩子“妥協”了嗎?看看這幾點,慎用吼叫教育!

現在的女性,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在職場打拼,難免會有不順心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一肚子的邪火無處發洩。而在你怒氣正盛的時候,孩子總能碰到那個開關,讓你順勢將情緒發洩出來。在孩子沒有做錯事時,媽媽如果莫名其妙地對他們大吼大叫,會讓他感到很委屈,有的孩子甚至還會銘記在內心,和媽媽之間有了無形的“疙瘩”。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將孩子當成出氣筒的行為都是不成熟的。

3.吼叫威脅只能證明你的不稱職

你的吼叫真的讓孩子“妥協”了嗎?看看這幾點,慎用吼叫教育!

很多簡單的問題,孩子心裡清楚的很,可在需要他認真完成時,就是不好好配合,任你磨破了嘴皮子,他還是不執行。這時候,是不是隻想對孩子一通吼叫:“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好了!”你可能只是想讓孩子正經起來,可對於孩子來說意思就變了,他會覺得你是在威脅他。暫時壓制住孩子的教育成效是零,以吼叫來震懾孩子是最沒用的方法,也是媽媽最不稱職的表現。

4.高分貝的話並不會讓孩子“服輸”

你的吼叫真的讓孩子“妥協”了嗎?看看這幾點,慎用吼叫教育!

很多家長平日裡對孩子還算和善,可是一旦遇到問題或者自己情緒不好時,就會忘記教育孩子的初衷,以提高分貝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可是,在教育問題上,不是聲音分貝高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往往這二者是成反比的。

孩子需要一個不吼不叫的媽媽,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對孩子吼叫,只是要注意使用的時機,麻木的吼叫聲只會讓在關鍵時刻的吼叫被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