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十三陵里只有定陵被發掘了?

DearJaneTiM


其實一開始挖的並不是定陵,這個事情我們詳細講一講:

當時是1955年,新中國成立沒多久,大家一心搞建設,由學者郭沫若、吳晗等建議,我們發掘一座帝陵,一是對明朝的歷史進行更好的研究,另一個是可以建博物館,對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教育。

一開始,有很多學者也有反對意見,比如鄭振鐸。但最終周總理批准,可以發掘一座明帝陵。

2.發掘誰的?

最開始,還沒有選萬曆皇帝的,而是選朱棣的,因為朱棣先生是明朝一位重要的皇帝,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而且在位時間很長,他的帝陵裡當然有價值的東西很多。當時他的長陵修了十八年才修成。

為了挖長陵,考古隊準備先挖一個獻陵,獻陵是朱棣兒子朱高熾的帝陵,在位時間很短,所以規模小,可以拿來練手。不過獻陵雖小,但不好找,根本找不到墓口。怎麼辦?考古人員的辦法是向盜墓賊求教。他們打聽到民國時候,有一個叫侯現文的土匪曾經盜過萬貴妃的墓,這個墓了不得,萬貴妃是皇帝朱見深最寵愛的老婆,朱見深為她造了一個雞缸杯,就是現在拍賣上億的那種杯子。這要是讓盜墓的挖出一隻,就是一個小目標實現了。

當然,這個侯現文後面被抓了,死在牢裡。考古人員跑到萬貴妃的墓遺址,也看不出門道來。

那怎麼辦?搞來搞去,獻陵也沒奉獻出來,長陵也找不到,最後選了定陵。定陵的選址在歷史上最清楚,資料最多。而且萬曆皇帝在位時間也長,裡面東西肯定也多。

於是,考古隊就來到了定陵所在地。不過,也沒有什麼資料說哪裡是地宮入口,一切還是要找。可是地宮門也不好找,找了半天也是沒有,最終,還是決定先挖一道溝,把這個地方先圈起來,以利後面保護。

這一挖,就有意外情況了。

3.發掘過程。

在挖地溝的時候,突然挖到一個石條,上面還有字。字明明白白就寫著:隧道門。

那麼,這是什麼石條呢,看上去,這塊石條很粗糙,不像定製的。一開始以為是迷路石。以前的陵墓為了防盜墓賊,故意寫點這種東西來迷惑摸金校尉們。但這個可能性不大,後來推測這是工匠留下來的標識。因為修定陵時,皇帝還沒死呢,總不能說你房子修好了,趕緊搬進去住吧。所以,修好之後封起來,等皇帝掛了之後再遷過來,不過怎麼找墓呢,就要靠這樣的記號。

找到這個那就好辦了,繼續挖了十來天,在地底4.2米下發現了磚牆,恰好就是隧道。

但是,隧道彎彎曲,而且很長,要沿這個隧道挖下去,那就麻煩了,一來工程量大,二來也會對上面的一些古樹造成影響。其實在隧道石的下方,發現了一座磚券門,磚門內有一塊小石頭碣,上面寫著:寶城券門內石碣一座城土襯裡往裡一丈就是隧道棕繩繩長三十四丈二尺是金牆前皮。

金牆後當然就是地宮了。當進有人說自己夢到了這塊石碣,但並沒有仔細翻看,所以,沒有發現這塊石碣,後面又多費周折。

當時準備在隧道的前方再開一道深溝,可是挖了一個多月,沒有任何線索,連隧道牆的痕跡也沒有了。發掘工作陷入了困境。

偏偏這個時候發生意外,施工的某天,突然天降大雨,半夜雷電狂施,把陵園明樓的坐獸給劈了。

民工不懂科學,就說這是皇帝發火,怪這些坐獸沒有守好陵,所以發怒呢。有的說這皇帝陵不能隨便挖啊,甚至有些民工開始跪到地上叩頭。

過了一會,又傳過來一個消息,說看守定陵的兩個社員一個被雷劈死,一個重傷。

正當大家驚慌時,來幫忙的一箇中年婦女猛的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神婆扎針之後,這位婦女站起來邊跑邊喊:他們要掘我的墓啊……

接下來數天,工地裡都傳出有人撞鬼的消息,有的工人老婆在家發瘋。當時請了主持發掘的專家趙其昌去看看。趙其昌去了一聲斷喝:姓趙的來了,你幹什麼!這個瘋婆子才安靜下來。

這一下,定陵的工作就暫停了,大家回去商量,是不是還挖獻陵算了,那個陵比較簡陋,容易挖,但吳晗否定了這個提議,認為既然找到了定陵的磚隧道,就等於確定了入葬口,再堅持下去,一定能找到地宮入口。

5.轉機

接下來繼續發掘,大家士氣都不高。但進入九月,機會還是來了,一位民工在拓寬探溝時,一鎬下去,傳出鈍器的聲音,把浮土掃開,一塊石頭露了出來。

上面寫了一行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這等於指路石了。

為了慶祝這個發現,當場給民工發獎勵,老民工一人一條毛巾,新民工一人一塊肥皂!

接下來工程就比較順利了,挖的時候,還發現了骨針,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西。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經過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這些土都是回填土,土是從附近運來的,附近可能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後來,果然在陵區外圍的寶山下,發現了更多的新石器時代的遺物。這是另外一條線啦。

有了這塊指路石,大家的工作就有目標了,接下來慢慢挖,一直挖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再次挖到了大石牆。正是抬棺入墓的最後一道陵道。又花了數個月,才把隧道完全清理,這其中發現了工匠的記錄石條,侍衛軍人墨跡等等。最終挖到了金剛牆。

牆很壯觀,高八米,寬一點六米。牆基是巨大的條石,上面是城磚,再上面還有黃色琉璃瓦。

更奇怪的是,在金剛牆上出現了一個隱約的門。原本這個封口跟牆是一體的,同樣用城磚加灰塵漿砌好,原本看不出來,但經過回填土的長期擠壓,使封磚向內傾,封口就露了出來,後面當然就是玄宮大門了。

發獎品!頭獎一人一雙解放鞋,二等獎毛巾,三等獎北京牌肥皂!

接下來就是挖地宮了。這時,出現了一個怪事。

6.

工地上來了一個老頭,仙風道骨的,他說自己家裡有祖傳陵譜,上面寫著地宮裡有一條小河,上面飄著一條船,搭上這條船,才能見到萬曆皇帝的棺槨,不過,不是人人都可以上的,必須八字要符合。不然就要喪命。過了河還有一條溝 ,溝上有踏板,溝裡深不可測,溝底布有鐵刺,也不是隨便誰都可以踏上去的,八字不對,踏上去就會掉到溝裡,扎個透心涼。

大家一聽,還像真的,紛紛請他算命。他就算一個收兩毛,最終撈了十多塊,等上面的領導

知道過來時,他已經不見了。

那麼,地宮裡到底有沒有河跟深溝,或者說有什麼機關沒有呢?古往今來,好的陵墓為了防盜,都會有防盜的手段。

大家緊張了,誰來撬這金剛牆上的門呢?大家都不敢去,最後抽籤,抽到的就去拆牆。最後一位叫王啟發的人抽到。第二天開工,他突然拿了兩個雞過來,當場就在工地殺起了雞,說是雞血可以辟邪。搞得大家哭笑不得。這其實是個玩笑,這種開牆門,當然是專家上,怎麼會讓一個民工上呢?

專家打著大燈,架著梯子爬上牆,從上面開始拆磚牆。剛撬下一塊磚,一股黑氣衝了出來,極其難聞。

“小心毒氣!”有人大喊。專家當場趴上面一動不敢動,經分析這倒不是毒氣,而是地宮裡三百多年的黴爛氣。

等這股黴爛氣排空之後,才繼續抽磚,抽到第十五層時,已經有一個人高的大洞。就停止拆磚。

把手電往裡一打,壓根就看不清。把小石頭往裡一扔,聲音輕脆。這叫投石問路。並沒有任何異樣。於是,專家吊著繩子從洞裡爬進去,進去後只感覺漆黑一片,地宮像沉浸在黑暗當中。空氣中充滿了腐敗的氣味。專家進去之後,竟被這黑暗吸住了一般,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搞得外面的人都以為他中招了。過了半響,專家才反應過來。向上面發出信號。

於是,大家架起樣子,紛紛翻過來,手電一多終於照出了前面一座漢白玉的大門,赫然是地宮的大門。

7.地宮大門的自來石

接下來就是開大門。可是,推了一下,這個大門紋絲不動。從大門的門縫照進去,終於發現門的後面有一個石條把大門死死頂住。

那麼,這個石條是誰放上去的呢?

難道是殯葬的人在宮門關閉後從裡面放上去的?或者是工匠放上後,另外打了暗道出來?

後來大家分析,認為是自頂石,就是在門後開槽,放置石條,在門半開半關之時,把石條靠門上,隨著大門關閉,石條下降,最終卡住大門。

那麼,怎麼開這個石頭門呢?

大家從一段史料中得到一個方法,話說當年崇禎皇帝自殺,他是亡國之君,又沒有陵墓,那死了埋哪?當地的鄉紳想到崇禎之前為自己田貴妃修過陵,雖然級別差了點,但總比沒有好。於是,大家決定把田貴妃請出來,把崇禎放進去。

但怎麼請出田貴妃呢,人家也有自頂石啊。史書記:工匠挖開陵墓後,用拐釘鑰匙打開大門,把崇禎放了進去。

看來,關鍵就在這個拐釘鑰匙上面。上哪找拐釘鑰匙?

專家還是專家,負責發掘的趙其昌馬上想到了,他把一根鋼筋的一頭彎成半個口型,一個拐釘鑰匙就做成了。

把這個拐釘從縫裡伸進去,然後用半口型套住條石,把鋼筋往前推,條石緩緩的立了起來。地宮大門打開了。

8.

地宮門一打開,灰塵,腐爛氣息撲鼻而來。大家連忙後退,等氣味消了些,正要進去,突然有人喊:不要進去,上面有飛刀!一看,門上有一排排的飛刀。但用手電筒仔細一照,原來不是什麼飛刀。而是鐘乳石,因為光線不明,看上去跟飛刀一樣。

打開了地宮,前面是二十米長的前殿,盡頭又有一扇大門。同樣有自來石,同樣用拐釘鑰匙打開。

正殿終於打開,裡面有三個漢白玉寶座。中央寶座最大,且雕有巨龍,顯然是皇帝的。兩側的雕鳳紋,應該是皇后的。前面有五供:一個黃色琉璃香爐、兩個黃琉璃燭臺、兩個黃琉璃花瓶。再前面是一個青龍大缸,裡面全是油質,上面飄著銅瓢子,瓢上有燈芯。這裡面最值錢的就是這口青龍大缸!是嘉靖年間製品,高跟口徑都為0.7米。

緊接著,在南北兩壁上各有兩道門,同樣有自來石頂著,打開左邊門之後,發現裡面有一個巨大的棺床,不過有床而棺!棺材哪裡去了?難道被盜了,這是考古學者的第一感覺。

而右邊門打開之後,棺床上同樣沒有棺材!

棺材失蹤了?

有人開始嘀咕,這是不是假陵啊,用來迷惑人心。

大家退出配殿,心裡很鬱悶,廢了一年多功夫,竟然是個空墳?

大家只好繼續往前摸索,走到最後,裡面又出現了一道石門。

大家衝到了門前,想打開,又不敢打開,怕再次看到空棺床。最終,石頭還是打開了。在發暗的飛塵中,三個碩大無比的棺材出現在眼前!

至此,萬曆皇帝的棺材終於再現天日!

關於這個棺材還有一個詭異的事情:

當時發掘後,萬曆皇帝的屍體是被燒了。而棺材呢,被拖出來扔掉了。

當時的環境大家都知道嘛,不是專業的考古專家,而是業餘的人在指揮。他們用水泥做了假棺木,然後把真的棺木抬出去扔掉。當時有三副棺材被扔掉。

考古專家知道後,相當心痛,馬上去找,結果沒找到。哪去了呢?被農民撿走了。

農民還是識貨的,知道這是上等的好木材。這確實是上等的金絲楠木,耐腐而且散發清香,也十分珍貴,因為生長速度慢,幾乎在深山老林裡才有一二棵,稱得上一寸一金。

但是不是真的人人都可以用呢?而且還是這麼邪門的棺材?

農民撿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棺材做傢俱,結果家中發生慘烈悲劇

老一輩的說法是不能用的,但有的人就是膽大啊。

有對老夫妻撿了幾塊,請人做成二口棺材,第一口做成之後,老太太就死了。第二口做成之後,老爺子不到一個月也死了。

農民撿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棺材做傢俱,結果家中發生慘烈悲劇

更邪門的是有一個人撿的多,就把木材做成了躺櫃,大氣高檔上檔次啊,金絲楠傢俱。可沒想到的是,家裡的四個小孩有一天跑到這個躺櫃裡玩,四個人擠在裡面,爬不出來,全部悶死在裡面。躺櫃上佈滿手抓的痕跡。

但悲劇並沒有中止,這對夫婦生了一個兒子,等兒子長到快成年時又離奇死亡,據說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時正趴在躺櫃上。

所以說,有的東西還是不能隨便撿啊。


腦洞歷史觀


北京明十三陵中確實只有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被考古部門主動的打開了,而這次的開啟皇帝玄宮,也成為了建國後唯一主動開啟的帝陵,也是一起嚴重的毀古事件。說來這位萬曆帝也是替罪羊,倒黴催的,至於為何這樣說,咱慢慢道來。

1950年代的時候,當時為北京市副市長吳晗極力主張挖掘明成祖長陵,準備在考古界搞一個大動靜,畢竟長陵是整個十三陵的祖陵,也是十三陵中最氣派,面積最大,規制最高,墓主人也是最傳奇的,就這樣,吳晗拉著郭沫若上書國務院,請求批准開挖明成祖朱棣的長陵,之後竟然被批准了,吳晗興奮的拿著批准文書立刻組織了考古發掘隊開赴十三陵,目標,長陵,長陵!

結果考古隊到達長陵後,他們在寶頂處便開始的試掘,筆者親自去過長陵,其後面寶頂地宮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怪不得當年考古隊在這裡忙了三天竟然連頭緒都沒搞清楚,更別說找到墓道口了,就這樣前期的勘探工作只能草草收場。

此時吳晗和郭沫若並不死心,他們商量出第二套方案,就是暫時放棄長陵的發掘,先在十三陵找一個小一點的皇陵發掘試試手,這樣把明代皇帝地下宮殿的規制搞清楚後,在向長陵發起“總攻”。於是他們就在長陵不遠處的其他帝陵踅摸,說來也是萬曆帝點背兒,他的皇陵寶頂有一處在暴雨的沖刷下有些塌陷,考古隊員立刻把目光投向了這裡,覺得塌陷之處就是極好的突破口,於是,萬曆皇帝的定陵被盯上了。。。下面的事兒就不用多講了,大家都清楚的,定陵的地宮慘遭毒手,被開啟了。


老豬的碎碎念


1958年9月6日,新華通訊社突然爆出了這麼一條重大新聞: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陵墓是一座地下宮殿,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兩層樓高、八十多公尺長。。。”

這消息一出,震驚了考古界,而定陵也成為了第一個,也是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被髮掘的帝王陵墓。

“一開始想挖這座陵!”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就向中央提交了挖掘明十三陵的計劃,以期解開明代帝王陵寢之謎,同時也充實明史的研究。

當時走進考古學家視野的是十三陵中的“老大”——長陵。因為這座陵寢屬於朱棣,不論從建造規模、技術還是考古價值來說都是最大的,所以專家們首先瞄準了這座陵。

其實挖掘前有很多學者表示了反對,認為應當讓死者入土為安,而且咱技術也達不到,可最後挖掘還是被批准了。

正當專家們信心滿滿的在十三陵裡挖掘長陵時,一個意外出現了!

“怎麼也找不到”

專家們在長陵不停的挖掘,可怎麼找都找不到地宮的入口,朱棣真是藏得太深了!難道他知道後人要來挖他的墓?!

幾個月之後,一籌莫展的專家們決定暫時放棄長陵的挖掘,計劃先找一座陵試挖一下,反正明朝的陵都差不多。

“定陵,倒黴蛋!”

找哪一座呢?正當專家們躊躇之時,一座陵自己“跳了”出來:“來挖我吧!我連門都給你準備好了。”

這座陵就是定陵,即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長眠之所!

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專家們偶然在定陵寶城西南邊的磚牆上發現了一條裂縫,

隨即,大家爬到了頂上查看,果然!在裂縫的上端有一塊不起眼的石條,上面刻著“隧道門”三個字。

後來考古隊員們順著這個裂縫往裡面發掘,先後開闢出三條探溝,最後找到了地宮的入口,而定陵也隨之重見天日。

哎!一條裂縫,真真是豆腐渣工程毀萬曆啊。萬曆皇帝在位時間最長,據記載,他生前超級愛錢,而定陵裡也隨葬了無數珍寶,可惜萬曆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愛錢,寧願陪葬珠寶在身邊,也不願好好搞搞自己的陵墓工程,“被偷工減料”!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很多人因為這“名垂千古”,但由於當時保護文物技術不夠,再加上隨之而來的“一件大事”,讓整個定陵毀的不成樣子。


宮殿君


定陵的考古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研究歷史並建立陵墓博物館為主要目的,有計劃、主動發掘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皇帝陵墓。明朝定陵有十三座,為什麼選擇定陵作為發掘對象呢?說起來,這完全是歷史的偶然。為什麼說發掘定陵是出於偶然呢?那就得對發掘定陵的前後經過做一番梳理。

1955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力主發掘明陵。最初他選擇發掘的是明成祖的長陵。他在《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中,明確提到:長陵是十三陵首陵,殉葬品可能多於其他陵墓。通過對長陵的發掘,以活生生的事例與實物,進行歷史探索,並可利用這些器物,進一步開展對明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史實的研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毫無疑問,期望利用明陵裡的出土器物,以進一步研究明史是發掘明陵的主要動因。而促成明陵發掘工作的是吳晗。吳晗是我國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在學生時代就以研究明史嶄露頭角而成為胡適的愛徒。據說,在他學生時代,就立下了發掘明十三陵的壯志。

在吳晗的鼎力支持下,發掘長陵的計劃很快通過,併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及考古工作隊。可是長陵塵封地下已五百多年,想找到地宮的入口何其難。加上歷代關於帝王陵墓的文獻史料,留下的記載極少。歷時幾個月的探訪,還是一無所獲。於是工作隊又把發掘目標,放在了明成祖的長子明仁宗的獻陵上。無奈,經過近半個月的勘察,仍然毫無線索。

一天,正當考古隊員又在勘察時,無意間發現一堵紅色高牆上,在離地面三米多高的城牆上方,幾塊城磚塌陷下去,露出一個直徑半米的圓洞。經過一番發掘,這裡果然是定陵玄宮的入口。由此,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主動發掘帝王陵墓的大幕,便徐徐拉開了。


與書居


其實按照當時的想法,是要把十三陵全部挖開了。本來的打算是先把朱棣的長陵挖開,不過長陵的規模大發掘難度大,找不到入口。而定陵是其中最好挖開,所以就先對定陵下手了。

發掘十三陵的想法,最初是吳晗和郭沫若提出的。這兩位都是史學家,尤其對明朝的歷史很感興趣。為了更好的研究明朝的歷史,所以提出了發掘十三陵的想法。他們最初的提議是把十三陵全都挖開,這個想法被上級批准以後就開始實施。

最開始計劃是從長陵開始,不過長陵的規模大,開挖難度大。考古隊研究了很長時間也找不到從那下手。後來就改變了計劃,先找一個簡單的練練手,總結一下經驗,然後再回頭來挖定陵。

考古隊把十三陵轉了一圈,發現定陵相對來說比較好挖,所以就先對定陵進行了發掘。但是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非常落後,地宮打開後大量的文物被氧化毀壞。再加上當年正值文革,處於破四舊的原因,地宮裡的東西幾乎都被毀掉。

出於這個原因,國家決定從此以後不再去主動發掘任何皇陵。


漂浮菌


因為明之亡實亡於萬曆,萬曆皇帝朱翊鈞從小受到了最好的帝王教育,張居正為了把他培養成一代聖主明君,煞費苦心的編輯了《帝鑑圖說》一書,選取上自堯舜下至宋朝的歷朝歷代昏君暴君荒淫惡行和聖君明主勵精圖治的故事。目的是讓萬曆以史為鑑,“視其善者,用以為師。視其惡者,用以為戒”。

結果不爭氣不上進的萬曆皇帝反而成長為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大昏君大懶君,長達三十年不上朝理政,躲進深宮沉溺於酒色財氣,頻繁的派遣礦監稅使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怨沸騰,階級矛盾愈演愈烈。就是在萬曆十五年以後明王朝逐漸走上了衰亡之路,遼東女真努爾哈赤崛起,萬曆是明王朝一大歷史罪人,十三陵只有他的定陵被挖掘也許是天意報應吧!


流賊聞之心膽搖


中國古代例來事死如事生,將生前的喜好帶入地宮未嘗不是對一種美好的寄託。卻不想這反而成了卑鄙無恥之輩發財成名的來源。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也。雖然比不上他老人家的影響力,但每當看到挖掘別人墳墓的事情,我都想說:發陵盜墓者,亦無後也。發覺別人的陵墓,難道就不怕百年之後自己也遭受同樣的命運嗎?

用研究的名義行掘陵盜墓之事,吳、郭亦是大盜;每每讀其事蹟都不禁痛心疾首,憤恨有加。


歸夢居士


建國初郭沫若與吳晗提出發掘明十三陵,最初決定發掘明成祖規模最大的長陵,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改挖明神宗定陵,定陵被髮掘後絕大多數文物因當時技術原因未能保存下來,由此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後周總理下達了永不主動挖掘皇陵的指令


夜神傷


無論萬曆皇帝對錯、也不論他的功績失誤、他都是一位中華的帝王、他都應該在死後安於地下.這是作為後人對一位先祖起碼的尊重,這是作為後輩對前人起碼的敬意、這個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原則!

如果說研究價值 那滿清的乾隆更有研究價值!因為這貨最好收集!他墓裡什麼都有怎麼不去刨了?怕滿清遺老遺少找你們拼命對吧!

如果說玄學研究 那紹興的祖墳最應該刨了!那是現成的龍脈. 咱們刨開看看,研究一下龍脈到底是什麼東西,不是更有學術意義?

有什麼遮掩的!不就是看人家祖孫三代都崇尚修道,某些人起了“長生不老”的心思,刨人家墓找那點可以長生的東西嗎?

我呸!

踹寡婦門 挖絕戶墳的事你們都乾的出來!真令人齒冷!!!!

創建於2017.12.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