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蜚聲中外的韓城金城,堪稱“小北京”。金城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極富文化底蘊的門楣對聯,令海內外賓客流連忘返。當人們徜徉在這座以北部高臺上金代赳赳寨古塔為龍頭,以中部南北走向的元、明、清古街道——金城大街為龍身、兩側的街巷為龍爪的千年古城時,舉目眺望南方,便可以看見那作為龍尾的聞名遐邇的毓秀橋了。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在陝西省韓城市南郊澽水河上的毓秀橋,則是一座10孔石拱橋,長180米,寬4。5米,橋墩呈梭形分流河水,每個橋孔的穹頂正中各有一石雕龍頭在西迎東送著澽水,橋面呈弓狀,石縫間有灌鐵水而成的鐵錠加固,橋兩旁為石欄,石欄之上每隔近兩米有一望柱,東有101個,西有99個,柱頭雕飾瓜果,如蘭瓜、桃子、西瓜、葫蘆等模樣,石欄兩頭,各置頭戴風雪帽的石人坐像四通,意喻在此守橋護衛。橋北西堤上,柳樹搖曳生姿,樹後三層飛簷翹角的“望河樓”彰顯著匠心。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毓秀橋南有一座木牌坊,中間的門楣上方有一書有“示我周行”四個金色行書大字的牌匾,蓋引自《詩經-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句,意謂人們待我很友善,指示大道讓我行。

韓城毓秀橋為清康熙年間韓城邑人、雲貴巡撫劉蔭樞出資十幾萬兩銀子所建,始建於康熙41年至45年(公元1701-1705年),時稱“南橋”,乾隆16年(公元1751年)重修,更名“集勝橋”,乾隆21年(公元1756年)維修後改名“毓秀橋”。可以看出,無論從橋的長度、寬度、年代、規模和文化蘊含,都是其他地方的毓秀橋無法比擬的,但這座古老的橋,卻還因民間一直流傳著的一個故事而讓人們津津樂道。

橋下的澽水河不知疲倦地流淌著,不時泛起的浪花們嘩啦啦地打著漩,急切地向我們訴說著這座橋的來歷,訴說著一個鮮為人知的“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的動人故事。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劉蔭樞,字相鬥,號喬南,自號秉燭子。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生於韓城潭馬村,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丙辰科進士。歷任蘭陽知縣,吏、刑部給事中,戶部掌印,江西贛南道副都御使,雲南按察使,廣東、雲南布政使。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任貴州巡撫。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賜金歸裡,翌年病故,享年87歲。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清康熙四十一年,劉蔭樞回故鄉韓城探親,看到鄉親進城趕集,都被澽水河所擋,來往很不方便。於是,他決定用自己攢的錢在河上建一座橋,以方便家鄉父老。當他把決定告訴家人的時候,除了夫人支持之外,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的做法,覺得他應該把這些錢財留給子孫,再說他本人也需錢財養老送終啊!劉蔭樞並不因親朋的反對而作罷。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若自己不努力讀書,無知無能,我留給他們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只有他們自己奮發自強,將來才能有出息啊!”一橋橫跨澽水兩岸,給南來北往的鄉親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劉蔭樞也因此德行而譽滿韓城。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過了幾年,劉蔭樞又一次回鄉探親,兒子對他說:“我們派人往橋頭一坐,只要向每個過橋人收一枚銅錢,我們就有享用不盡的財富啊!”聽了這話,劉蔭樞想:“我建橋本是造福鄉里的一件好事,沒想到兒子竟然想以橋斂財,敲詐百姓。有我活著也許他還不敢這樣做,等我死了之後,他要是這樣做怎麼辦?我得想法子斷了他這個念頭。”第二天,劉蔭樞便差人給韓城知縣送去一張請帖,請他到家裡來議商量賣橋之事。最終劉蔭樞象徵性地以二兩八錢銀子,將橋賣與韓城二十八里村社,並立字據為證。此時,兒子著急了:“我們建此橋,已經傾盡了家產,人家當官,家中都有錢有地,您看看我們家有什麼啊!”劉蔭樞語重心長地說:“這些年我一身清白、兩袖清風,對得起朝廷和百姓,俗話說:好男不端祖宗碗,兒孫興旺福澤遠。我造橋是為了家鄉的父老們,現在賣橋卻是為了你們!許多人做官斂財,致使兒孫驕奢淫逸,多墮落成紈絝子弟,這正是我不願看到的啊!你們要是人人都能自強自立,這才是我最大的願望!”

劉蔭樞的諄諄教誨,終於使兒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也令當地官吏和百姓極為感動,大家紛紛建祠立廟,以紀其功績。聽當地的老輩人說,過去在澽水橋北邊,就修有劉公祠,在他所修治的柿谷坡頂上還立有劉公碑呢。


韓城毓秀橋,“劉撫院三兩銀子賣橋”萬古流芳


300年來,幾度歲月更迭,幾多世事滄桑,毓秀橋依然默默地臥居在澽水之上,細數春華秋實,靜觀朝暉斜陽。它是不僅是劉蔭樞功在桑梓的見證,更是為他清正廉潔的品德樹起的一座豐碑,至今仍在韓城民間廣為流傳,被人們當作培養後代自食其力、獨立生活的活教材。劉蔭樞公堪稱一位中華傳統美德的楷模,一位具有謙和恭儉讓的賢者,一位先天下憂後天下樂的智者。他的名字將永遠被人們銘記,他的精神將萬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