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爲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張作霖和張學良雖然是父子,但是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他們相同年齡經歷的事和麵對的環境是天壤之別的,所以二人的結果當然不同,張作霖雄踞東北,張學良卻衰敗了,我來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為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張作霖,出生在東北的農村,可以說,出身十分貧寒,後來為了生計,不得不去販賣馬匹,後來又和馬匪扯上關係,再後來,由於東北統治者逐漸削薄,而張作霖的勢力不斷擴大,清政府只能選擇招安,從此,張作霖開始維護起東北的治安。他從奉天督軍,一步步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為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張作霖能夠從底層像小說人物一樣充滿傳奇色彩出人頭地,和他踏實果敢的貧苦人性格有關,經歷了那麼多,他早已處驚不變,也能夠化解種種危難。直奉戰爭結束,張作霖入住北京城,就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法理上的國家最高統治者。由於日本早就對我國東北垂涎三尺,受制於實力不足,只能夠扶持當地軍閥,於是張作霖難免和日本人有所往來。但是,張大帥心裡很清楚,對於日本人,只能敷衍了事,最多情況是利用日本人擴大勢力,關於民族大義張作霖分的很清,籤的很多條約,他都沒有落實,一直在玩弄日本人,這也是他最終被日本人謀害的伏筆!

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為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由於張作霖不籤賣國條約,果斷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日本人已經清楚張作霖不可能聽任他們的擺佈,於是只有下決心暗殺他。1928年,皇姑屯一聲炸響,一代梟雄張大帥就此殞命!其實,如果張作霖不死,日本人依舊會入侵東北,而張作霖就算打不過日本,但是以他的性格絕不會不抵抗更不會投降,以他的能力完全能夠抵擋日軍挺長一段時間,我大美東三省也不會轉瞬淪陷!

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為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再來說說張學良,張學良出生後,張作霖已經是一方諸侯了,他的成長肯定是少爺般的生活,事實也是如此,雖然受教育程度和張作霖相比,簡直高的不止一個檔次,但是張學良的實踐不夠,天下大亂的時代光靠書本是不夠的!這種經歷使張學良養成了優柔寡斷的性格,和他父親張作霖截然不同!

皇姑屯事件爆發後,張學良一度遭遇危機,東北局勢一時陰雲密佈,外邊還有日本的虎視眈眈。在張作霖的臨終安排下,張學良回到瀋陽,接任大位,主持東北局勢,但是這位子不是那麼好坐的,張作霖可是出身草莽,他帶出來的手下,那可都是驕兵悍將!比如,有些老人就不把張學良放在眼裡,暗地裡和日本人勾結,後來,張學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決了楊宇霆和常蔭槐,才穩住了大局!

張作霖坐得穩東北王,為什麼張學良就不行

接下來,張學良由於經驗不足,屢次使自己十分被動!在在張學良的堅持下,東北易幟,承認南京政府,接受蔣介石的指示,後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下,優柔寡斷,後來竟然不抵抗,率領東北軍撤回關內,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不過,後來西安事變,他聯合楊虎城將軍扣押蔣介石,逼迫其抗日,但是後來又送蔣介石回南京,不得不說,這優柔寡斷的性格使得他接下來被軟禁了半個世紀之久!

張學良經驗不足,而張作霖死的又十分突然,如此大的重擔一下放在他的肩上,對於一個沒有王者風範的人來說,是難以承擔的!

虎父犬子,不抵抗將軍,等等謾罵一直和張學良相伴,有人說,張學良子承父業卻不抵抗外敵入侵是為敗家,殺父之仇不報,是為不孝,國家危難不能禦敵,是為不忠,配合蔣介石進攻陝北,此為不義,中年拋棄糟糠之妻,此為薄情!

然而,對於歷史人物,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打死,還是要辯證的看待!張作霖雄踞東北,張學良卻衰敗,也不是完全由於張學良個人造成,畢竟時局變化也是不可測,孰是孰非,群眾的眼睛最光亮!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我是潁州小史官,碼字不易,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小史官這廂有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