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获赔20万元!这项保险将试行,保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掏钱!

最高获赔20万元!这项保险将试行,保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掏钱!

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经济负担,

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结合无锡实际,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出台

《无锡市补充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最高获赔20万元!这项保险将试行,保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掏钱!

什么是“补充工伤保险”?

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处长夏春明介绍,补充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在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基础上,按照自愿原则,为全体参保职工投保的商业保险

补充工伤保险采用政府推动、商业运作的模式,对工伤保险的责任范围、保险保额等进行结合补充。投保人及被保险人为已经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商业保险公司为保险人。由用人单位自愿选择、自费投保、自得保障。按照目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数,这项新政惠及市区140万余人

缴费

补充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补充工伤保险合同,按照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与缴费标准实名制参保缴费。缴费标准为八类,其中

一类至二类行业每人每月8元,三类至五类行业每人每月12元,六类至八类行业每人每月15元

赔付标准

职工经认定或视同为工亡的,赔偿用人单位支付工亡职工的工伤补偿金20万元

职工经认定或视同为工伤的,鉴定为一至十级伤残的,赔偿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补偿,标准为:一级伤残11万元,二级伤残9.5万元,三级伤残8万元,四级伤残6.5万元,五级伤残5万元,六级伤残4万元,七级伤残2.5万元,八级伤残1.7万元,九级伤残1.2万元,十级伤残0.8万元

承保

鉴于市区参加工伤保险地域广、单位多,人社部门将市区分两个片区承保,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分公司负责梁溪区、新吴区和滨湖区保险项目,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负责锡山区、惠山区保险项目。

“补充工伤保险提高了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工伤水平”,夏春明也提醒,职工应如实报告身故情况,主动配合保险机构开展调查,并提供真实有效材料。如弄虚作假骗取保险赔付的,一经查实则全额追回,并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数据:无锡工伤赔偿标准、员工索赔金额和意识不断提升

2017年市区共有67607家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参保职工135.53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63234万元,同比增加7.08%。2018年上半年,市区共有69608家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参保职工数上升到141.02万人,同比增加6.64%。新推出的补充工伤保险是基本工伤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法定工伤保险的补充。既分散了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最高获赔20万元!这项保险将试行,保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掏钱!

多知道点

最高获赔20万元!这项保险将试行,保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掏钱!

补充工伤保险赔付范围是什么?

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参加补充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可进行保险理赔:

①用人单位为职工按时足额缴纳发生工伤或被诊断为职业病时的补充工伤保险费;

②职工遭受伤害经本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③因工死亡或经劳动能力鉴定为一到十级伤残。

如何参加补充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可在社保服务窗口进行项目投保咨询,也可拨打专属服务热线进行业务咨询。

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为补充工伤保险项目设立专属服务热线:0510-68865602。

平安保险公司联系电话:15061505296(惠山区)、13961828290(锡山区)。

投保资料包括:投保单、单位三证、社保缴费通知单。

发生工伤事故如何报案?

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或伤者应在24小时内通过以下途径报案:直接拨打95518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电话;拨打对外公布的理赔服务专员联系电话,由服务专员协助报案;在人保财险无锡分公司各市(县)区、镇的营业网点报案。

在上述报案时,如当事人已转移到医疗机构治疗须告知医疗机构名称、住院大楼地址、所在病房及病床号。

如何办理补充工伤保险赔付手续?

接到出险人报案后,出险地保险公司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提供一份理赔程序、事故性质及损失核定的证明材料。在收到完备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反馈理赔意见。对情形复杂的赔付,在收到完备资料后15个工作日内反馈理赔意见。在确定赔付金额后,根据不同情况,在3-10个工作日内支付赔款。

办理赔付手续需提供哪些材料?

用人单位办理补充工伤保险理赔时,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下列材料:

(1)无急救医疗费用: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无锡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身份证等其他证明材料;

(2)有急救医疗费用: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无锡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急救医疗费用发票、身份证等其他证明材料、相关费用支付证明。

工伤保险,事关个人利益

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惠民政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