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自古說的就是亂世出英雄,最典型的就是三國時期。在三國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被世人熟知的諸葛亮,關羽等人,但是也有不出名的人,他們雖然沒有那麼像諸葛亮這樣的人出名,但是他們依然為三國時代而奮鬥,這裡面的代表人物就是廖化。廖化的一生都被一句話概括,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把廖化的能力貶的一無是處,但是實際上廖化這個人的軍事能力也是相當強的,也是一名叱吒沙場的英雄。而且這位英雄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長壽的,是唯一一位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廖化的第一次出現相當的精彩,當時關羽假意向曹操投降,暗地裡帶著劉備的兩位夫人準備逃走去投奔劉備。但是曹操在半路攔住了關羽,關羽讓兩位夫人先離開,自己一個人對抗曹操的人馬。然而等到打敗曹操,逃出來之後卻發現兩位夫人被山賊杜遠搶走了。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這個時候的廖化還是一個山賊,和杜遠都是這個山的山大王。當時杜遠在已經知道二位夫人的來歷之後還要堅持讓她們做自己的壓寨夫人,廖化就勸告杜遠,但是杜遠不聽,廖化就殺掉了杜遠。並且把二位夫人送了回去,得到了關羽的認可。但是廖化這個時候並沒有跟隨劉備,而是在赤壁大戰之後,廖化才跟隨了劉備。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後來劉備命令關羽去攻打樊城,剛開始廖化並不是先鋒,後來由於前任前鋒的失職,關羽選擇了讓廖化做先鋒。這個時候的蜀漢人才濟濟,並不是沒有人可以用才讓廖化上場的,這也能證明廖化的軍事才能確實很高超。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但是這場戰爭由於關羽的判斷失誤,最終敗走麥城,關羽選擇了讓廖化突出重圍,去向蜀漢的軍隊求救。廖化果然不讓關羽失望,憑藉自己的力量突出了吳軍的包圍圈。廖化衝出去之後立即向劉封求助,但是卻沒想到在苦苦哀求之後,劉封還是拒絕救助關羽。廖化緊急之下選擇了向遠在千里之外的成都求救,最終關羽沒有堅持到救援的到來,就被打敗了。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關羽很出名的一件事是千里走單騎,然而廖化也有千里走單騎,並且比關羽走的還要艱難。當年關羽戰敗後,廖化被吳國的軍隊抓住,但他的心中一直都有蜀漢,所以他選擇了假意向吳國投降。之後他一直在尋找機會逃出去,卻無奈吳國的的把守很嚴密,沒有合適的機會,最終廖化選擇了假死這個計謀騙過了吳國的人。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廖化帶著他的母親千里迢迢的從孫權的陣營逃到了蜀漢的陣營,一路上要面對的不僅僅路途的奔波,還有吳國的追殺,但是廖化都一一躲了過去。在這麼苛刻的條件下,廖化還能逃回蜀漢,劉備見到他之後立馬就封他為太守。再後來劉禪繼位,廖化跟隨諸葛亮作戰,被封為先鋒。廖化在戰爭中不僅發揮了超強的武力精神,還展現出了獨到的軍事才能。在姜維第七次攻打中原的時候,因為不聽廖化的勸告導致戰爭最佳時機就這麼錯過了。在第九次的時候廖化勸告姜維不能繼續戰爭了,但是姜維不聽,最終戰爭失敗了。

唯一經歷整個三國時期的大將,目睹劉備興衰,後人用一典故嘲諷他

從上文就能看出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想表達的是,蜀漢到了後期的時候,軍中沒有那麼多的將領,導致廖化七十多還在參加戰爭。但是也正是這句話證實了蜀漢走向衰亡是遲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