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No.134」打车软件悖论-商业模式与出租行业的属性不符

【导读:企业的成功往往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定制合理的商业模式能达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清无时空·商业模式系列第[134]篇文章,欢迎阅读!】

「商业模式No.134」打车软件悖论-商业模式与出租行业的属性不符

虽然很多人,也包括司机,都认为打车软件的出现降低了空驶率,但实际情况却未必。不要说赶往约定地点的路上是空驶的,就是平时也越来越多的存在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司机在网络好的地方趴大活儿,减少了在城市道路上的空转,这种明显违背了出租行业的定位。

出租车行业是特殊行业,是公共交通的补充,由政府定价,享受政府补贴。这一性质决定了出租车不可能过分追求效率,而应让每个公民公平地享受出租车服务。

按照一位知名律师的分析,出租车打车软件只为那些安装了打车软件并叫车的乘客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那些没有安装打车软件的乘客、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或者买不起智能手机不能安装打车软件的乘客不仅不能享受到打车软件的快捷方便服务,反而可能出现亟须打车而因没有安装打车软件根本打不到车的尴尬局面。换言之,一部分人的方便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不方便基础之上,明显违反帕累托最优。

综上所述,打车软件在中国的黄金时间已过,市场格局基本完成,即便是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公司也不会有更大的发展,打车之战看起来热闹,其实只是后台老板为了其他目的的斗法而已。打车软件无前途,只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热的快,冷的更快。当然,打车软件短期并不会消失,只是会逐渐淡出资本与舆论的视野,泯然众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