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漫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作者 | 高崧、伯幼

原載 | 《讀書》雜誌 1980 *

轉自 | 哲學人

一、艱難時世的鉅作

黑格爾是繼康德、費希特、謝林之後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又一位大師,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精神現象學》是他的第一部獨立見解的著作。

在此以前,他雖然曾和謝林合編過《哲學評論雜誌》,發表過一些哲學論文,但總的觀點,仍未脫出謝林哲學思想的窠臼,而《精神現象學》則是他的哲學研究生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在這部著作中,他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獨立的哲學觀點,從而在德國哲學史上揭開了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時期。

黑格爾是從1805年開始撰寫《精神現象學》的,完成於1806年,出版於1807年3月,是年37歲,這在當時來說,算是晚成的了。黑格爾寫作《精神現象學》時正值耶拿大戰,法軍攻佔耶拿,黑格爾被迫棄家出走,他把餘稿藏進衣袋,躲在一個朋友家裡,藉著法軍兵營的火光整理了餘稿。

當時黑格爾生活困難,全靠歌德接濟。黑格爾就是在這樣艱難環境下完成《精神現象學》的。正因此我們今天讀《精神現象學》,可以發現,前面大半部分內容充實,分析詳盡,較易理解;後面一小部分,特別是最後一章“絕對知識”,象是個比較詳細的寫作提綱,分析較少,顯是匆忙之作,讀來也就晦澀費解。

黑格爾(1770—1831年)和歌德(1749—1832年)、貝多芬(1770—1827年)是同時代人,他們都是上升時期德國資產階級的思想代表。他們都擁護法國大革命,景仰拿破崙。黑格爾在寫《精神現象學》時,儘管法軍大炮對著耶拿城轟鳴,黑格爾被迫逃難,生活無著,但他對法國大革命的熱情並未稍減,並把這種熱情傾注在拿破崙身上:

“……我看見拿破崙皇帝——這個世界精神——在巡視全城。這位偉大人物……騎著馬,馳騁全世界,主宰全世界……見他一面實在令人心曠神怡”①。

當然黑格爾對法國大革命並不是百分之百贊成,讚賞拿破崙也不是無保留的。他和貝多芬一樣,都厭惡拿破崙的窮兵黷武,向外侵略擴張。貝多芬在一氣之下,把原擬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的題詞劃去,改名為《英雄交響曲》;黑格爾則以嘲諷的口氣稱拿破崙為“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只把拿破崙看作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世界精神是偉大崇高的,而拿破崙只是“代理人”而已,只是完成世界精神的目的,只是曇花一現,“目的達到,便要凋謝零落,就會象失去了果實的空殼一樣”②。同時黑格爾還暗示,除了拿破崙還有別的體現世界精神的英雄人物。

二、“誕生地和秘密”

黑格爾把畢生的精力用於創立一個包羅一切的哲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人類思維第一次被看成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辯證過程。

黑格爾把他的哲學體系分成三個部分——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在“邏輯學”中,理念(或精神)在自身範圍內運動,從一個概念向另一個概念逐步升級,最後自我異化為自然界,進入“自然哲學”部分。

在黑格爾看來,自然沒有獨立意義,只是精神發展的一個階段,一個環節,自然是被動無力的,精神是主動積極的,它必然要擺脫自然的桎梏,揚棄自身的異化,重新回到自身,作為自在自為的理念而出現,這就是精神,於是理念進入第三階段,即“精神哲學”階段。

在這一階段,理念也要經過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主觀精神異化出一個外在於自己的客觀世界,這個客觀世界不是物質的自然,而是精神、文化世界,即法律、道德、國家。

隨後精神又揚棄自身的異化,返回自身,這就是絕對精神,即藝術、宗教、哲學。在哲學階段,精神認識到了世界就是精神的表現,也就是它自身的表現,這樣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就達到了同一。這個同一是客體向主體同一,存在向思維同一。

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就是對絕對精神發展的描述,從精神的低級階段開始,按照“正一反一合三段式”,中間經過兩次異化,兩次揚棄,最後返回自身,成了一個“封閉的圓圈”。黑格爾把關於“絕對精神”的知識稱作“絕對知識”,從最低意識到絕對知識要經過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精神現象學》就是對這一過程的描述。而黑格爾哲學體系的三個部分則是知識本身的內容,是絕對精神本身辯證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把《精神現象學》看作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導言、序幕。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裡把精神的發展分為六個階段:意識、自我意識、理性、精神、宗教和絕對知識。前三個階段相當於精神哲學的主觀精神部分,第四個階段相當於精神哲學的客觀精神部分,第五、六個階段相當於精神哲學的絕對精神部分,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精神現象學》歸入他的哲學體系的第三部分——精神哲學。

同時,從《精神現象學》的這一結構體系我們看到,當時黑格爾還沒有明確地形成他那著名的“正—反—合三段式”結構,他那整個哲學體系的框架還沒有明確地形成,但“三段式”結構的萌芽在《精神現象學》中已比比皆是了,甚至翻一翻目錄就可以看到一套一套的一、二、三;Ⅰ、Ⅱ、Ⅲ;1、2、3;(1),(2),(3)了。

黑格爾的著作,除了《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和《法哲學原理》是他在世時就已出版了的,其他著作,如《歷史哲學》、《美學》等都是由後人根據他本人的講稿、學生的筆記整理出版的,但無論哪部著作的一些主要觀點都可以在《精神現象學》裡找到它們的源頭。

如黑格爾的《美學》是他的藝術觀的系統闡述,而其中的基本觀點則早在《精神現象學》時期就已形成了,但當時還只是個雛形,而且還沒有獨立於宗教而自成體系,還只是宗教的一部分——“藝術宗教”。他那著名的悲劇起源於片面性倫理觀念的衝突的理論就是在“精神的藝術品”“悲劇”那一小節中提出來的。

因此,如果我們只想粗淺地瞭解一下黑格爾的藝術觀,那末只要讀一讀《精神現象學》的這一部分就可以了,但如果我們想系統地研究,那就得求助於他那洋洋三大卷的《美學》了。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精神現象學》不但是黑格爾整個哲學體系的序曲,而且蘊含著黑格爾哲學體系的框架及其基本觀點的主旨,因此,馬克思說:

“試看一看黑格爾的體系,我們必須從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開始,《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的誕生地和秘密”③。

三、偉大的思想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裡把意識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說成是勞動的結果,提出了勞動創造了人的偉大思想,認為只有在勞動中,人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他對主奴關係的辯證論述上。黑格爾根據霍布斯的唯心史觀,認為在原始社會里,人與人互相殘殺,在殘殺中,勇敢不怕死,能維護自己尊嚴的人成了主人;甘心伺候人,養活主人的人成了奴隸。

黑格爾認為,前者的本質是“自為存在”,後者的本質是“為對方而生活或為對方而存在”。因此,主人發號施令,坐享其成;奴隸勞動,對物“加工改造”,創造財富供主人享受。然而奴隸創造財富,勞動也就造就了自己,因此奴隸開始具有自我意識,懂得活著不光是為了主人,也是為了自己。而主人是完全依賴奴隸生活,因此奴隸不但創造財富,支配財富,也進而支配主人。最後關係顛倒了過來,主人成了奴隸,奴隸成了主人。

黑格爾的結論是:“正是在勞動裡(雖說在勞動裡似乎僅僅體現異己者的意向),奴隸通過自己再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才意識到他自己固有的意向”,“他並且開始意識到他本身是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黑格爾的論述說明,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由於自身內在的矛盾運動都要變成自己的對立面。因此馬克思說: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和他的最後成果——作為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的否定性辯證法——的偉大地方,……在於他認識到勞動的本質,把對象化的人——現實的、所以是真實的人——瞭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④

然而馬克思也指出了,黑格爾是“站在近代國民經濟學家的立場上”⑤,只看到勞動的肯定的方面,而沒有看到勞動的否定的方面,即沒有把否定性的辯證法用到資本主義社會身上去。他和亞當·斯密(1723—1790年)一樣,都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論家。

四、邏輯與歷史的一致

《精神現象學》是一部唯心主義的意識發展史,但是每一個意識階段又有歷史發展事實作為例證。所以恩格斯認為,《精神現象學》“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學和精神古生物學類似的學問,是對個人意識各個發展階段的闡述,這些階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識在歷史上所經過的各個階段的縮影”⑥。

例如,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階段“慾望”就是指原始社會的思想意識。“主奴關係”是指奴隸制社會的意識。“苦惱的意識”是指封建中世紀的宗教意識。“高貴的意識”是指封建社會中被壓迫階級的意識。高貴與卑賤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就進到“分裂的意識”,“分裂的意識”是指反封建勢力的資產階級的思想意識。

黑格爾舉狄德羅筆下的拉摩的侄兒為這種意識的代表。拉摩的侄兒是個極端矛盾的典型,是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資產階級精神面貌的生動寫照,真善美和假惡醜在他身上渾成一體,然而黑格爾用辯證法的眼光指出,“惡的壞的東西正是善良的優秀的東西”。接著“分裂的意識”是“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宗教的鬥爭。“啟蒙運動”主張自由、平等。

黑格爾認為,這會導致“絕對自由與恐怖”,導致“最冷酷最平淡的死亡”。黑格爾褒揚“分裂的意識”,而貶損“啟蒙運動”,這正是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精神狀態的理論表述:

一方面要求擺脫封建社會的桎梏,發展資本主義;一方面又不能堅決革命,打碎舊世界。這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他這位哲學“奧林帕斯山上的宙斯”,“沒有完全脫去德國的庸人氣味”⑦。

然而黑格爾在意識發展中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達到了邏輯與歷史的一致,這是他的哲學思想的“合理內核”。

他不是從歷史發展的事實中概括出歷史發展的邏輯,而是從抽象的邏輯中推演出一系列意識發展階段,因此有些推演就很牽強附會,但這並不能抹去黑格爾這位辯證法大師的光輝。

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開始就指出“真理是個過程”,他的整個《精神現象學》就是追尋真理的一次“探險旅行”,黑格爾在這漫長坎坷的旅途上撤下了無數的辯證法的珍寶,這些珍寶至今仍在熠熠發光,吸引著我們到這塊神秘的“誕生地”去漫遊一番,去領略那無限風光。

*《精神現象學》,賀麟、王玖興譯,商務印書館出版,上卷出版於1962年,1979年重印,下卷出版於1979年。

①荷夫邁斯特編:《黑格爾書信集》第1卷,第120頁。

②黑格爾:《歷史哲學》,三聯書店1956年版第70頁。

*“正—反—合三段式”是黑格爾用來推演“絕對精神”發展的一套公式。“絕對精神”發展的第一階段“邏輯”是正,第二階段“自然”是反,第三階段“精神”是合。“邏輯”中的第一段落“有”是正,第二段落“本質”是反,第三段落“概念”是合。“有論”中,“質”是正,“量”是反,“度”是合。黑格爾整個體系的各個大大小小部分都是按這套公式推演出來的。

③馬克思:《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0頁。

④馬克思:《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一般的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4頁。

⑤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8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4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