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茅盾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卓越的小說家,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每一部都是一幅規模宏大的現實主義畫卷,他的作品更不缺乏深厚的歷史內容和極高的美學品位。比如茅盾於1932年成稿的《子夜》,因其內容龐大、人物眾多、事件錯綜複雜、對後世影響深遠,被文學家瞿秋白評價為:

“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子夜》也成為了茅盾文學創作的高峰。基於《子夜》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近幾十年來對於這部文學作品的研究成果頗多,那麼他的這部長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又具備什麼樣的美學價值呢?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真實深刻的描寫方法

《子夜》最傑出的美學價值,當屬對於中國上世紀30年代初,社會現象真實而深刻的描寫。茅盾將《子夜》社會大背景設定為1930年5月至7月間的上海,這個時候的中國正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帝國主義侵略、軍閥混戰、民族工商業被吞併、農村衰敗,都是這一時期最真實的社會面貌。所以,作者就以主人公吳蓀甫為中心,以這一群民族資本家的鬥爭與破產經歷為主線,揭示了中國的民族工商業內憂外患的窘境,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民族資本家,最終都難以避免的走上了必然會破產的道路。其實作者就在告訴讀者,想要走西方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對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而言,是完全不可取的。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在披露社會現實的同時,《子夜》對於這一時期的中國革命發展形勢並沒有避之不談,茅盾而用了大量篇幅與筆墨,預示中國革命形勢正在趨於高漲狀態之中。比如絲綢廠的工人反剝削反壓迫的工人罷工浪潮,農民所發動的武裝暴動,由地下黨所領導的反革命武裝以及土地革命運動。這些通過提示性側面描寫所表現出來的一場場中國革命,展現了工人與農民階層大無謂的革命精神。這些底層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產主義的鬥爭,讓小說中的矛盾鬥爭更加尖銳化,從而預示著中國革命正在發生改變、日益高漲的一種精神氣。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對於環境、人物的塑造

《子夜》的美學價值還在於這是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作者對於現實環境的典型描寫和人物真實性的塑造,讓小說中的文學背景更加現實化。茅盾在創作《子夜》時,描寫環境的詞語拿捏得十分到位,比如茅盾筆下的五月上海外灘夜景,有“高聳碧霄的摩天建築”、“叫人炫目的強光”、“電車線時時爆發出幾朵碧綠的火花”、“霓虹電管的赤光”,再配合上“女人身上的香氣、奇裝豔服、袒胸裸腿”,上海外灘奢靡的景色自然而然的展現在讀者眼前,更烘托出了民族資本主義家享樂成風的典型現象,這種對於現實環境的語義還原,更容易將讀者拉入到故事中去。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那麼茅盾又是如何讓故事中的人物,如同真實存在一般躍然於紙上呢?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主人公吳蓀甫為例,茅盾在創作這個人物的時候,就運用了統一性、多樣性、複雜性這三點綜合起來的統一美學原則。吳蓀甫的統一性表現為他是那個時代里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所以在吳蓀甫的身上,能夠突出這一時期民族資本家,特有的鮮明個性與共性。生活在這一階段的資產階級,他們在經濟上受到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壓制、威脅,又從歐美資本家那裡學來了一套如何剝削壓榨工人的管理方法。他們足智多謀,敢為人先,但是他們身上的殘酷剝削性與貪婪性,又滲透在這些資本家的每一根血管裡,吳蓀甫如此,其他的資本主義家也是如此。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為了讓吳蓀甫的形象更加鮮明,茅盾就在這個人物的身上賦予了多樣性與複雜性。毫無疑問,吳蓀甫作為一個民族資本家,他自然也秉承著利益至上的貪得無厭與雄心壯志,所以他才會勾結軍警,採取殘酷血腥暴力的手段,壓迫、剝削工人的血汗錢。但是在他為企業和個人牟取利益的同時,吳蓀甫體現出來的富有魄力與善於計謀的性格,也是他出彩的地方。但是讀者也不得不承認,吳蓀甫也有脆弱、陰暗的一面,在他背水一戰企業破產已成定局之時,他所能做的就是暴跳起來,從一旁的書桌抽屜裡拿出手槍對準自己胸口,因為在這個故事的最後,他只能以軟弱無能的方式選擇屈服。這樣一個多面立體的人物,讓吳蓀甫成為了中國文學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獨一無二的民族資本家的典型形象。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故事發展錯綜複雜

《子夜》的美學價值還體現在各種矛盾衝不停、線索交錯複雜的故事發展過程中。茅盾的這部文學作品,可以被視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整個故事圍繞著吳蓀甫與趙伯韜兩人的矛盾衝突展開,其實也是這一時期裡買辦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與利害衝突。吳蓀甫所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想要自成體系發展民族工業;趙伯韜所代表的買辦資產階級,只想要順帝國主義壓迫而行,摧毀併吞並中國民族工業,他們兩人的矛盾由此爆發。

為階級吶喊,茅盾的大愛襟抱:漫談《子夜》的美學價值

​在主導矛盾貫穿故事的同時,兩條出現矛盾衝突也順勢而行。當吳蓀甫為了他與趙伯韜合辦的公債多投公司坐立難安之時,他所在的家鄉企業爆發了農民武裝暴動,他手底下的絲廠工人,也在同一時間掀起了罷工浪潮。一條主線與兩條副線交錯發展,形象的展現一出社會大戲,真實的記錄了上世紀30年代資本家的黑暗鬥爭史,以及他們最終的悲劇命運。茅盾執著於生活,立足於社會實際,創作了這樣一部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文學作品,這樣的小說才算得上是成功的作品。


《子夜》

《漫談文藝創作》

《矛盾創作藝術的獨特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