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田雪鵬

按:在我剛開始教拳的時候,就與老田相識。一晃多年後,他依然還在堅持不懈的鍛鍊,拳術水平也得到了穩步增長,同時也成為研究會的副會長。現在東港區行政審批中心工作,以下是他的文章。 文章選自2014年研究會十週年系列徵文。孔天璞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田雪鵬

照片為他代表研究會參加2011年市第四屆武術大會比賽。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是在黃海一路的郵電局書店裡。“請問您是孔濰濤老師嗎?”“是,你是哪位?”“我叫田雪鵬,請問您練形意拳嗎?”通過短信溝通,就約在書店裡見面了。我記得是在尚派形意拳網站上找到的孔老師。一身運動服,清瘦、幹練。這是我第一次見孔老師的記憶印象。反正就是不象會武術的。心裡敲了一下小鼓:可以跟著學嗎?先看看再說吧。隨後在領略一下內家拳的美好滋味後,這個顧慮打消了:那可是真疼。其實疼不算什麼,關鍵是內心的恐懼感太強烈了:這是人打在人身上的感覺嗎?怎麼做到的?好吧,此處略去一千字……

應該說是網上的忽悠文章誘惑了我,裡面描述的大俠除暴安良、意氣風發,發人於丈外的情景深深吸引了我。加之增強自身體質、服務人民群眾的需要,就開始了我的學習拳術之路。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田雪鵬

照片為他在研究會拳場練習形意拳。

第一次與孔老師的師父-牟俊東先生見面,大概是在銀河公園的十二生肖處,記不太清了。當時牟先生還給我演示了打輪,就是太極推手的動作,具體術語不知道,大概是這個意思。只可惜我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但對牟先生的仰慕卻更早,早在網上就神往已久,不過是單相思,就是我認識網上的先生,但他卻不知道我。是孔老師告訴了我牟先生的名號,說你可以在網上搜搜。網絡給我刻畫了先生的大體輪闊,我自己也給先生畫了像。誰知一見面,更是大跌眼鏡:這也不像是會武術的人啊!慈眉善目,笑著回應我的問好。什麼情況?隨著跟孔老師學習練拳的推移,加上我勤奮好學,天資聰慧,骨骼奇清(寫到此處大汗淋漓),漸漸也逐漸能看懂點東西了。再通過拜讀孔老師當年在萬維上寫的關於拜訪先生的經歷,更加加深了對先生的神往。此處略去一萬字……

網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不僅讓我搜到了先生,還順便帶出了先生的一位弟子:行五。《記錄我學拳的日子》是我百看不厭的文章,比起《逝去的武林》猶過之無不及。我是說我喜歡看的程度,不代表其他。裡面描述的許多情節我感同身受。風趣幽默的語言、插科打諢的情節,無不體現出作者對武術的熱愛、對師傅的敬仰,以及對泡妞的熱愛。寫這篇文章,我也是在努力模範行五的語言風格,試圖打動觀眾。只可惜水平不到,欠了火候,照虎畫貓了。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田雪鵬

照片為他代表研究會參加2015年市第八屆武術大會比賽。

我是學文秘專業的,卻沒幹秘書工作。我看起來文質彬彬,卻練起了武術。我沒真正與人起過沖突,但卻下過拳場打過,雖然只是試手,卻至今留有餘傷。說起來淚奔啊……我不知道為什麼不自覺地喜歡武術,雖然沒下過苦功夫,但也能時常練練。比起孔老師的投入和痴迷,比起高軍老師練到吐黃水,我可以說是在玩武術,當然,更主要的是武術在玩我。但近朱者赤,即使是我的不投入的玩,卻因為得突窺真東西的驚鴻一瞥,而使我感覺身心起了變化。比如練武后再觀看演員唱歌比賽直播,我就比以前有了更深的體會。我能通過比賽者的聲音分辨出他的歌唱功力,然後聯想到武術的散和整、功力大和小。自我評判居然和有時候可以和評委的點評有一拼。呵呵,這算是自誇自拽。不過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相信有許多學拳的人有和我一樣的感受。

說了這麼多,也沒完全道出自己內心的各種感受,不一而足。只是感覺自己很幸運,能夠通過練習拳術這種方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變化心智,提升境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網上有句比較流行的話叫“說多了都是淚啊”,到我這裡轉為“說多了都是感激”。不說了,再說都是虛的了。不過,我真的好想對行五說:你的續集呢?

第一次與孔老師見面 田雪鵬

照片為他在研究會2015年年會上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