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於批評某位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

 無意於批評某位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丨耕夫

本文只是泛泛而論某個問題,無意於批評某個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

作者人格與著述者之間的關聯,在前人的很多文論中談到,不是新話題,但大都是語焉不詳、泛泛而論。魯迅也曾說到,瞭解一位作家,除了讀他的作品,最好也能讀讀有關傳記方面的生平形跡資料,如此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無意於批評某位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

我個人認為,作家的人格境界,肯定會有意無意地滲透到文字中去,“燕雀”要飛到“鴻鵠”的高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通常作者在文字中呈現出來的人格形象,往往要好於在實際生活中的狀態。作家也是有血肉的人,與普通人有著同樣的人性弱點,如同戀愛中的男女,他們總是要向對方展示其美好的一面。因此,他們說的寫的,未必是他在實際生活中能做到的。有的是截然分裂的。文章寫得義正詞嚴,但實際生活中八面玲瓏的人並不少見。因此由文及人,往往要冒很大的風險;而由人及文,也許稍稍要靠譜一些,我們可以洞悉了文字背後的真相,不會輕信那些花言巧語、冠冕堂皇論述,不會被那些五彩繽紛的肥皂泡沫遮蔽雙眼。

無意於批評某位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

​但另一個困境隨之而來,我們要對一位寫作者真正瞭解,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聽其言、讀其書、觀其行,如同文章的品質要經過長時間讀者的閱讀檢驗,認識瞭解一位作家也需要時間,甚至在他身後也需要研究考證。

無意於批評某位作家,但歡迎對號入座

​(文中配圖均為曇花。曇花一現,或許正可指某些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